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古镇杨盘
作者:71
  朱殿封 著
  庞振升领导的第一生产队粮食不断创高产,他本人则不断付出犯“错误”的代价。他在生产劳动中实行了小段包工、包工到组、包工到户、包工到人形式的“四小包工”管理,多劳多得,社员们劳动积极性高涨,粮食出产多。但是,这种做法在吃“大锅饭”的年代是违反政策的,不过,因为他们创出了高产,上级对此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实行计划经济,许多生产生活物资凭票供应,自行车是其中的一种,每个公社一年中只有几辆、几十辆的供应指标。庞振升的一队因是先进生产队,公社每年分配给他们一辆自行车。其时,一辆青岛产“金鹿”牌自行车供应价格是153元,到市场上卖到将近300元。庞振升每年买了分配给的自行车,在家里放上一段时间,然后推到集市上悄悄卖掉,用赚来的差价钱给生产队买化肥。时任公社党委书记的李振亭听说后,对他这种为搞好集体生产而“投机倒把”的行为是先批评后表扬。
  1965年麦收前,庞振升的生身母亲病故,按照当地风俗,丧期一般三天,子女亲戚守灵。庞振升一心想着集体生产,不让社员帮忙,不让子女守灵,第三天下午,用两个小时把母亲安葬了。因此有人说他不孝顺。庞振升说:“对老人孝顺不孝顺,看看老人活着的时候吃啥穿啥住啥就知道了。 ”
  1970年春节后,乐陵县召开全县县、公社、村、生产队四级干部万人大会,庞振升在大会上做典型发言。发言中,县委书记焦念赵插话问他:“老庞,你们作一队粮食亩产过‘长江’了,下一步是什么目标呀?”庞振升略一沉思,在主席台上突然一屁股蹲下去,高声说:“下一步我要拿到亩产一吨(粮)。”与会干部看到庞振升蹲下去先是惊异,当听他说要拿亩产吨粮的话后,回过神来了,会场里掌声雷动,经久不息。庞振升说到做到,1976年,他们生产队的粮食生产实现了亩产一吨粮,创造了人民公社时期的粮食高产奇迹。
  人民厚爱自己的功臣,庞振升连续当选三届乐陵县人大代表。
  陈儒林、庞振升们是具有大仁大德秉性之人。笔者下面转述、记述的杨盘人,当是具有大善大爱秉性之人。
  据清光绪二十六年所修 《宁津县志》记载:纪家楼村“朱培信妻牛氏,早寡,薄田数亩,托孤守贞,咸丰五年,邑令彭表其门,曰沛国霜清。 ”
  杨盘“增生朱宝三妻崔氏,年二十五夫亡,素明女箴,姑病十二年,侍奉无少懈,教子成名,人以为厚报云”。
  ……
  从县志这些记载中不难看出,对这些劳动妇女的“表彰”和评判,是封建社会统治阶级按照封建阶级的价值观作出的。也不难看出,封建阶级的道德观念对劳动人民、妇女阶层的精神束缚与压迫。然而,这些记载也从另一个方面透露出,这些被“表彰”、赞扬的女性们,她们的骨子里有着其天性善良、心存大爱的人性美德。这些传统美德犹如涓涓细流,世代滋养着杨盘这个“沃野平畴,风俗敦厚”的地方。 (71)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古镇杨盘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副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