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和谐发展的民生答卷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娃,上学全免费;无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领到“退休金”;住房困难户,搬进新楼房;千万农民告别苦咸水;看病难、看病贵,都已成历史……翻开我市五年民生工程建设的台账,我们清晰地发现,随着乐陵经济的发展,民生工程建设投入水涨船高,百姓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市委、市政府用一桩桩一件件实事,诠释了民生是发展之本的最大内涵,交上了一份和谐发展的民生答卷。
  留心翻看每年的 《政府工作报告》,民生始终是绕不开的主题。五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群众冷暖放在突出位置,累计投入200多亿元,用于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发展民生,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催开了百姓的幸福笑脸。
关注民生——让人民群众
生活的更幸福
  五年来,我市强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让广大群众生活的更幸福。
  我市化楼镇郭寺村村民郭培仁拧开自家的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汩汩流出。 “这水可比以前喝的甜多了!”谈起吃水的变化,郭培仁一脸的幸福。自2006年开始,我市投资5.3亿元建成德州县级最大的水库及供水配套工程,34.7万城乡居民喝上黄河水。今年追加投资1亿元,提前一年完成 “3211”农田水利建设工程,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4万亩。
  近两年来,我市又按照 “先保障民生、再保障发展”的投入时序,分别拿出占财政总支出的76%和87%投入民生,有线电视,柏油路等都实现了村村通,去年总投资49亿多元完成了新西环、新东环、新南环等城乡道路交通工程建设。今年新增投资600万元,对我市地下管网、污水处理厂、城区雨污管网、供热管道等56个民生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改造,保障能力和覆盖面都大幅提高。
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
生活的更美好
  五年来,我市把更多目光投向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地方,把更多财力投向民生的薄弱环节,让群众生活的更美好。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落实教育 “两免一补”政策,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一实小搬迁、三中改造工程竣工使用,2009年,投资2.5亿元建设了德州县级标准最高的新一中。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仅2011年,高考一本上线409人,比去年新增210余人。
  健全卫生服务网络为百姓健康 “把脉”。在不断加大医疗服务机构建设力度的同时,完善市、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 2010年,累计投入资金6730万元,新建改建了16处乡镇卫生院和262处标准化村卫生室; 2011年,投入3493万元如期完成医改和新农合二次筹资,在德州市第三批试点县市中率先实行了药物零差价制度。投资5100万元的新建中医院病房楼8000平方米,人民医院成为 “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
发展民生——让人民群众
生活的更踏实
  五年来,我市一直把劳动就业、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作为全市工作的重心,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让群众生活的更踏实。
  就业再就业筑牢民生之本。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就业再就业扶持措施,积极发展创业。连续五年, 5万余人实现了初创业,培育创业大户3000多个,新增就业岗位 2万多个。仅 2010年,我市新增城镇就业 6000多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050多人,分别完成全年任务 的 100%和103%。被评为“国家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市”和全省唯一的县级 “全民创业 就 业 示 范市”。
  完善社会保障强民生之基 。 2007—2009年,分别启动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大额救助工作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近两年,初步建立了涵盖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险种的社会保障体系,完 成 了 城 乡“低保”扩面提标,新农合参合 率 达 到100%。城市低保标准从人均月200元提高到220元,农村低保标准从年人均1000元提高到1200元。老了的时候,能不能像城里人一样拿到养老金?这曾是我市农民的一个梦想,如今这一愿望变成了现实。 2011年,我市对本市户籍满60周岁的老人每月发放55元的养老生活补助金。
  安居工程为百姓 “遮风避雨”。连续五年,努力创建廉租住房工作新机制,连续发放廉租住房补贴金。 2011年,新建城市公租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630套。同时,五年来,累计发放困难群众社会救助金4.5千万余元。近两年,已发放2千万元以上。
  如今,在乐陵, “民生”两个字已转化为鲜活的实践和百姓真切的体验。“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倾情推进民生事业,全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市委书记鄂宏达恳切朴实的话语中,浸透着为百姓办实事、谋福祉的民生情结。现在,在乐陵,一艘承载着全市人民幸福、梦想、希望的 “民生之船”,已经扬帆起航,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侯月霞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和谐发展的民生答卷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专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