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路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科学概括和深刻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一个重大贡献和突出亮点,也是全会 《决定》贯穿始终的鲜明主题。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最终目标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 “四个必须”:
  第一,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鲜明的特征,也是事关文化改革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形势下,我国社会思想更加多样、社会价值更加多元、社会思潮更加多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凸显。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才能打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基。
  第二,必须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了谁、依靠谁是我们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问题,决定着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共建共享的文化,人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坚持这一点,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重要体现。
  第三,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的深厚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深厚基础。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弘扬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博大的胸怀对待外来文化,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有益经验和优秀成果。
  第四,必须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是实现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建共享的制度保障;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的必然要求。无论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还是发展文化产业,都要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路,就是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以扎实作风落实各项任务,以有力措施推动改革创新取得突破,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作者单位:中共乐陵市委党校 □赵传强)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路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教育·理论】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