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种粮又收粮
“张大爷,你家一共158斤,一斤一块两毛六,给你算二百块吧。” 10月3日一大早,我市杨盘农民王飞已经在村里收粮了,出门不一会的工夫就已收了3家。
今年42岁的王飞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家里有8亩地。跟其他农民不一样的是,他除了种粮,还收粮。
自从9月底把玉米收割交给了农机合作社后,他就 “闲”下来了。头脑活络的王飞便寻思是否自己也可以上门收粮。以往,外地来的粮贩子的收购价格低不说,有时还缺斤少两,村民们都不愿意卖给他们。为此,他专门考察了一下行情,觉得确有赚头,又能让乡亲们多增加收入,就做起了粮食 “经销商”的念头。村民们都说,把粮食卖给他,秤里放心,价格更公道。
三秋间隙充电忙
秋收时节,几家忙碌几家闲。正是三秋会战期间,家住杨安镇张店村的王宝胜却悠闲地坐在家里上网。 10月6日,记者来到他家时,只见他一手握着鼠标,一手握笔,边看屏幕边做笔记。他介绍说,家里的9亩多地都交给农机合作社了,利用这个空闲从网上学习西红柿、油菜丰产技术,准备来年种点蔬菜。
据了解,今年秋季,该村许多农民利用三秋的 “空闲”时机,购买书籍、光盘等技术资料,回家进行系统学习,还自发地交流经验。通过学习,村民们不仅学到了技术,还 “发明”了瓜果嫁接、幼株密植等管理方法,蔬菜产量、质量年年都有提高。
秋忙变秋闲
“小孟啊,快来给我过过称,下午刚打的枣。” 10月2日下午,在我市黄夹镇村民孟小庆新开的小枣收购处,前来卖枣的枣农络绎不绝。最近这半个多月,一到晚上五点钟以后,孟小庆就忙着收购枣农打来的小枣。
家里种着10多亩地的孟小庆这个时候不在地里忙活收割,却做起了自己的小生意。面对记者这样的疑惑,孟小庆笑着说: “现在收庄稼根本不用自己操心,我家的庄稼都交给农机合作社了,在以前忙的不行,现在却闲下来了”。
近几年,我市大力加快农业机械化水平建设,解放了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让农民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发展多种经营,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据了解,全市21个农机合作社订单作业面积达15多万亩,作业内容包括玉米联合收获、秸秆还田、土地深松、小麦免耕播种等,其中玉米联合收获、秸秆还田、小麦免耕播种 “一条龙”作业面积达10万亩。本报记者 王加辉 通讯员 韩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