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古镇杨盘
  解放前夕,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土地改革,耕者有其田,土地人人均等,贫苦乡民翻身做主人。 “大复成”魏长荣家既有店铺,又有土地,是土改对象。他一看在家里呆着不但土地、财产 “充公”,还要戴上高帽子游街挨斗,在一个深夜,他带足银元偷偷逃往东北。魏长荣十分过日子,他不坐火车、汽车、马车,一路步行跑到沈阳。在沈阳落脚后,魏长荣利用他的擅长,用带去的银钱做本,开了一个杂货铺。 “文化大革命”期间,各地清理阶级队伍,魏长荣被清理出来——地主,当地政府将他遣返回家。
  说来也巧,魏长荣那天走到西街路口时,街上的红卫兵准备组织文艺演出,在他家院子里搭戏台,在从一块高地方取土时,挖出了一条枪。这下子可不得了了,私藏枪支,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判你个死罪你都无话说,处在现在也是犯法的。正在这时,魏长荣一步迈进门来。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红卫兵呼啦啦把魏长荣围起来,叫他交代藏枪经过和目的。这支枪是不是魏长荣偷藏起来的?枪是在你院子里挖出来的,不是你又会是谁?魏长荣百口莫辩。红卫兵说: “这是阶级敌人贼心不死呀,时刻想着变天哩!”所以,魏长荣进家脚跟刚着地,就被红卫兵斗争上了。从此,他挨斗成了家常便饭。 “文革”后期的一天早晨,村民在街西水湾边发现了他的尸体。魏长荣走了,魏俊荣、魏国荣的点心制作手艺传给了子孙。
  土改时, “二复成”魏俊荣的房子也被 “充公”了。解放初期,杨盘是四区区委所在地,区委就设在这所院子里。人民公社时期,公社驻地搬到了丁字街口东面北侧,这所宅院做了公社干部宿舍。一位党委副书记住在西屋,他大儿子和笔者同学,笔者曾经去过他家。记忆中那西屋建造的很漂亮,暗红色的木地板,木窗棂,木质床,好像断山墙也是木板的。只是可惜了,这所别具风格的房子,后来拆除了。 “三复成”魏国荣在十字街上的店铺,在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做了税务所。后来拆迁时,挖出了许多块银元。
  “六和顺”是杨盘南街朱宝万家的商号,在清末,是南街的一条龙。朱宝万家土地多,常年雇工。有一年秋天,雇了一个短工耕地,早晨起来,短工问朱宝万到哪里去耕地,朱宝万说: “你到街西插犁耕就行。”短工听了有些不高兴,心里说你不告诉我耕哪块地,也不告诉那块地有多长多宽,我从哪里插犁?我耕错了赖谁?那好,我到街西见地就耕,耕错了地块你别怨我。短工来到街西地头,插犁一直往前耕。吃早饭的时候,这一犁地耕了五里长还没有到头。这时朱宝万来了,短工等着挨指责。朱宝万指指前方对他说: “你一直往前耕,耕到郭家村东边就到头了。”短工这才明白,原来从西街往西到郭家村东,都是他家的地呀!
  朱宝万开的 “六和顺”油坊、杂货铺生意很兴盛。 “六和顺”的一些货物是从沧州一家商店批发来的。起初到沧州那家商店发货时赊账,接连拉了几次货没付钱,商店掌柜的有些沉不住气了,担心被 “六和顺”骗了,前来看个虚实。
  那天,沧州掌柜的来到杨盘南街,见 “六和顺”杂货铺关着门,没有人。那掌柜的向一老者打听铺子里的人上哪里去了,老者说, “六和顺”家里要盖房,一家人正在街南场院里脱坯呢,我去给你叫他吧。沧州掌柜的连忙说: “不用,不用,我自己去找他吧。” (三十九) 朱殿封 著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古镇杨盘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副刊·连载】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