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宠物盲盒”不该有监管盲区

  本报评论员 陈广江
  近日,成都一快递网点涉嫌违规寄送活体动物一事引发广大网友关注,“宠物盲盒”一度登上热搜。5月4日晚间,中通快递发布通报,为涉事网店违规揽收致歉,表示该站点暂停业务配合调查,同时中通快递四川省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接受停职调查,中通快递在全网中心和网点展开专项培训。
  “万物皆可盲盒”的盲盒经济已被玩坏了,“宠物盲盒”就是一个生动、残忍的注脚。
  所谓“宠物盲盒”,是指一种“不知道里面有什么,但是开箱有惊喜”的娱乐项目。据称,买家只需要支付9.9元或19.9元,即可买到一个“宠物盲盒”,而卖家则宣称里面可能是某种名贵的猫或狗。因环境恶劣、空气不流通,“宠物盲盒”屡屡变为“宠物亡盒”。据报道,本次被爱心人士拦下的货车内装了160多只宠物,许多小猫小狗奄奄一息甚至被活活憋死;目前已发现7只动物感染了传染病毒,2只疑似感染。
  亵渎生命的“宠物盲盒”于情于法都不能容。《邮政法实施细则》明文规定,禁止寄递或者在邮件内夹带各种活的动物;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规定,运输动物的单位和个人,须做好动物的免疫、消毒、检测等工作,“没有检疫证明的,承运人不得承运”;《野生动物保护法》也规定,运输动物须提供相关证明。
  可见,用快递邮寄“宠物盲盒”,已公然违背多项法律法规。在当前全球新冠疫情仍在蔓延,我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较大的情况下,邮寄“宠物盲盒”的行为用“肆无忌惮”“顶风作案”形容并不为过。显然,一些商家和快递网点并非法盲,而是心“盲”,在利益驱使之下铤而走险、明知故犯。
  整治这门缺德、残忍的生意,电商平台和快递企业应切实履行监管责任,从源头上堵住邮寄“宠物盲盒”的漏洞,别让各种活体动物出现在电商平台和快递车上。相关部门也应加大执法力度、创新执法方式,让违规企业和商家付出相应代价,并及时制定相关针对性措施对盲盒经济进行规范、引导。
  值得一提的是,“宠物盲盒”最大的“监管盲区”,是部分消费者非理性、不健康的消费心态。饲养宠物最忌“求刺激”“一时兴起”等行为,喜欢的时候把宠物当孩子供着,不喜欢的时候任其自生自灭——不少流浪猫狗就是这么来的。一个合格的宠物主人,首先要对“宠物盲盒”说不!恰如媒体所言,尊从人性,尊重法律,人心不盲,就不会有如此恶劣、如此出格的盲盒。

更多>>  德州晚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宠物盲盒”不该有监管盲区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时评】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