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靠罚款撑起1/3财力?地方岂能“靠路吃路”!

  半月谈评论员 孙亮全
  时下,因为连续几起关于交通执法罚款的极端事件,引起舆论热议。对此,公安部日前强调,严禁过度执法、逐利执法、粗暴执法。彻底解决此问题,光靠公安部门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消除一些地方政府“靠路吃路”的利益驱动。
  前不久,记者在北方某县调研发现,这个山区县一年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才1亿多元,令人吃惊的是,当地交通违章罚款一年竟“创收”了3000多万元。交通罚款竟然“撑起”了地方可用财力的1/3,岂不是咄咄怪事!
  这个不通高速的山区县是煤炭运输必经之地,许多运煤车辆进出,都要经过这个县。当地有干部表示,县里工业不发达、企业较少,“领导要钱就找交警等执法部门”。
  许多司机反映,县内这段几十公里的省道上,就有近10个电子违章抓拍设备,在其他道路上,“电子警察”也很多。但同样在这条省道上,临近另外两个县的范围内,路况环境几乎相同,交通违章抓拍设备却很少。有司机说,该县在道路下坡、拐弯等地方的路边树旁还有安装立杆式测速抓拍设备,这些“电子警察”相对比较“隐蔽”。
  执法处罚的初衷,是对被执法者的惩戒震慑和教育引导,执法处罚变味“逐利执法”,难以起到应有功能之外,必将引发群众不满,损害政府公信力,违背了执法为民的初衷。
  这些现象表面上看是某些职能部门执法方式不当,但根子上是少数领导干部错误的政绩观作祟。地方民生事业需要一定的财力支撑,当地领导干部应该通过带领当地苦干实干,大力发展经济获得,而不应该走这种“靠山吃山”“靠路吃路”的“山大王”捷径。
  目前,各地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正如火如荼,也应借机开展一场规范交警执法处罚的“自我革命”,向群众敞开监督之门,尤其是针对群众呼声强烈的事项排查到底、整改到位,同时规范合理设置道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
  电子警察,只不过是一个电子拍照设备而已,如今在一些地方为何遭遇舆论口诛笔伐?恐怕还是设置电子警察的方式、行为背离了其初衷。当为维护道路交通安全通畅、保障人民群众生活便利而安装的“电子警察”,被一些地方异化为借机生财的“摇钱树”时,变成为被群众诟病的“靠路吃路”时,一些地方政府的行为就变味了,忘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
  希望“靠路吃路”者赶紧醒悟过来,正视群众的呼声,为群众多办实事、多办好事。

更多>>  德州晚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靠罚款撑起1/3财力?地方岂能“靠路吃路”!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时评】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