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通达四海 高水平开放步履铿锵
——全市“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系列综述之七

11月3日,“2025黄河—湄公河交流周暨东盟中小企业合作发展山东行”开幕式在我市举行。记者姜伟路龙帅摄


  

□本报记者唐晓颖本报通讯员郑康宁王展
  建立57对国际友好城市关系,覆盖五大洲的33个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从2021年的386.9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734.5亿元,外贸主体突破1900家;累计使用外资20.95亿美元,是“十三五”时期的2.4倍……一组组饱含分量的数据,勾勒出“十四五”期间德州对外开放的清晰足迹。
  “十四五”期间,我市深度融入国家开放大局,以平台为基、以合作为桥、以创新为翼,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全力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深耕东盟搭建桥梁 对外合作走深走实
  11月3日,“2025黄河—湄公河交流周暨东盟中小企业合作发展山东行”在我市拉开帷幕,来自中国与湄公河沿岸国家的政企代表齐聚一堂,共话合作、共谋发展。
  这场高规格活动以“深化地方交流,携手合作发展”为主题,搭建起多元对接平台。中国(德州)—越南经贸投资促进对接会、中国(山东)—柬埔寨投资经贸洽谈会等活动同步开展,精准对接,破除合作壁垒;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青年文艺演出温情上演,文化艺术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行”定制专属合作方案,助力县域经济发展。
  “湄公河流域国家与黄河流域省区产业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市外办主任张方瑞介绍,“我市联合省委外办创新打造‘黄河—湄公河对话’品牌体系,推动沿黄省区与湄公河国家建立常态化交流渠道,全力在对接东盟合作中走在前、开新局。”自2022年创办以来,“黄河—湄公河对话”已成为德州乃至山东对接东盟的重要平台。目前我市已与老挝、柬埔寨、越南三国的3个城市缔结友好关系。
  对外开放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秉持“深耕日韩、做强东盟、拉紧欧亚、稳住欧美、拓展拉美、开辟非洲”的发展理念,我市不断优化对外合作布局,“黄河—湄公河对话”秘书处、山东(德州)—东盟中小企业联盟、国际青年交流空间等平台机构相继落户,为跨国合作筑牢支撑。立足“打造中国北方对接东盟支点城市”的战略定位,主动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成功举办中国(山东)—东盟中小企业合作发展大会、中国—东盟市长论坛暨协同创新发展大会等9场重大国际会议,放大区域影响力;连续3年深耕“百企下南洋”品牌活动,在东盟十国建立常态化商务对接机制,累计签约项目100余个。东盟已连续多年稳居我市第一大贸易伙伴,有贸易往来的德州企业达700余家。
搭建高能级平台 出海之路愈发通畅
  “不用跑多个部门,一张清单就能办成事!”在德州市一站式涉外政务服务专区,外商投资企业办事人员为高效服务连连点赞。
  作为国内首个地级市涉外政务服务专区,这里以德州
东盟国际化政务服务专区为基础,整合48项涉外服务事项,编制出“一表清单”。材料内部流转、部门协同发力,实现了一窗受理、集成办理。特别是精心设计的“7+N”办事链条,将企业开办、人员跨国往来、贸易技术出入境等7个办事链条拓展串联,为企业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自专区启用以来,已为涉外企业提供咨询服务2000余次,办理业务1536件次,贸易延伸到巴西、俄罗斯、泰国、新加坡等10余个国家,审批速度提升70%,为跨国合作按下“加速键”。
  涉外服务提质的同时,德州国际陆港的建成运营变“内陆无海”为“借港出海”。“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不仅通关时间缩短了,还实现了铁路运输和海运口岸船舶作业无缝对接。今年公司已有122个集装箱从这里发往海外。”谈及德州国际陆港带给企业的利好,欧丽砂建材有限公司总经理付秀林赞不绝口。
  2024年8月9日,德州国际陆港正式运营,改写了德州没有铁路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的历史,其服务半径覆盖鲁西北、冀东南200公里的范围,可为周边300多家企业提供全新的物流通道,年货物吞吐量约1000万吨。德州国际陆港不仅降低了物流成本,每个集装箱可为企业节省300元至500元,还提升了出口实效,通关时间缩短2天至5天。
  持续升级的陆港功能,让出海更畅通。德州海关优化货物出入场、列车装卸流程,开通首条“德州—莫斯科”国际公路运输(TIR)线路,构建起公路、铁路双运输通道。今年前三季度,德州国际陆港发运出口集装箱约1.6万标箱,同比增长13.2%,主要发往泰国、德国等国家;转关放行214标箱,主要发往丹麦、澳大利亚等国家。
  从涉外服务“一站式”办结到国际陆港“家门口”出海,德州用高能级平台破解外贸瓶颈,让企业出海之路更顺、底气更足。
扩容国际朋友圈 对外贸易量稳质升
  11月8日,在第26届广东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上,泰山体育集团超级工厂店互动展区人气爆棚。民用碳纤维自行车、定制家庭人造草坪等系列产品,覆盖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领域,让消费者沉浸式感受到“奥运科技走进百姓生活”的品牌魅力。
  在德州,提起泰山体育集团,人们总会想到奥运赛场的零失误保障——它连续服务8届奥运会,用2000余次顶级赛事服务展示中国品牌的专业力量。“十四五”期间,企业发力共建“一带一路”市场,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国家,通过设立海外仓,形成了辐射西亚、中东、北非及欧洲的市场格局,企业出口额年年攀升。特别是承建哈萨克斯坦国家体育馆项目,实现了中国体育品牌大规模进军中亚市场的突破。
  “十四五”以来,全市对外贸易交出了一份精彩答卷。全市进出口总值达3056.9亿元,较“十三五”增长1570.1亿元。其中出口2438.5亿元、进口618.4亿元,分别增长1473亿元、97.1亿元,对外贸易朋友圈扩大到231个国家及地区,既稳住了量的基本盘,更实现了质的提升。
  外贸的高质量发展,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全方位赋能。德州打造优质高效营商环境,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实施境外市场开拓行动,加大对共建“一带一路”、南美等新兴市场开拓力度,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华交会、消博会等知名展会,组团赴东盟、中亚、欧洲开展“新三样”、二手车出口对接活动;举办精准采购对接会,强化资源对接,推动德州优势产业和外贸企业“品牌出海”……
  天衢新区跨境电商产业园内,餐厅、健身房、国际会议中心等配套齐全,20余家上下游企业争相入驻,中国(德州)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同步落地。速马、易运盈等跨境电商平台先后落户,有两个县市区获评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新业态、新载体注入了发展新动能。
  如今的德州,正以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紧抓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机遇,持续优化国际市场布局、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构筑全方位、宽领域、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步履铿锵、行稳致远。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通达四海 高水平开放步履铿锵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