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乐陵市生态食品产业园——
链式发展 集聚新动能

乐陵市生态食品产业园一角


汇源果汁技术人员在数智化生产车间调试设备


晓麦(乐陵)生态食品谷招引多家企业入驻


安井食品乐陵基地生产车间一派繁忙景象


  

□本报记者于春芝 本报通讯员杨俊爱 王芸
园·看点
●乐陵市生态食品产业园以龙头企业为引擎、链式招商为抓手,持续推动食品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目前已吸引安井食品、汇源果汁、晓麦铺、美农生物等重点企业入驻
  10月30日,在位于乐陵经济开发区的乐陵市生态食品产业园,美农生物科技(乐陵)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调试设备。这里,年产10万吨的玉米蛋白精加工项目即将正式投产。“依托园区龙头企业星光集团提供的优质玉米原料,我们的酶解蛋白产品将直接供应国内外头部企业,预计年产值可达10亿元。”公司副总经理齐小龙介绍。
  乐陵市生态食品产业园以龙头企业为引擎、链式招商为抓手,先后吸引了安井食品、晓麦铺、星光首创、美农生物等重点项目落地,持续推动食品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坚持以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为核心,产业园正逐步建成高科技制造和食品制造相融合的综合基地,助力乐陵从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食品产业强市迈进。
生态筑基,“园”聚动能
  11月6日,在董师傅供应链工厂内,全自动生产线有序运转,一只只白条鸭经过解冻、挂糖、晾胚、烤制、片鸭等多道制作工序后,完成包装,发往各地门店。
  “目前仅片鸭的日产量就从500只提升至2500只,产能实现5倍增长。”董师傅供应链研发总监黄鹏表示,这一飞跃既得益于企业自身的技改升级,更离不开晓麦(乐陵)生态食品谷提供的一站式配套服务。
  “从前期厂房设计、产线规划,到后期物业管理、能源供应与仓储管理等,均由园区提供一站式配套支持,使企业能专注研发与生产。”他补充说。
  正是看中晓麦(乐陵)生态食品谷所打造的多维度、系统化企业服务体系,董师傅供应链工厂成为首批落户食品谷的企业之一。
  作为乐陵市生态食品产业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晓麦(乐陵)生态食品谷自2023年投入运营以来,充分发挥“园中园”的集聚效应,通过科技赋能与生态园区模式,积极构建供应链体系,为中餐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提供支撑。目前,已成功引进大董、西少爷、谷多餐饮、造物志、江苏峻阳食品等8家知名企业。
  “我们不仅提供基础设施,还致力于物联网设备研发、产品创新、销售网络搭建和供应链优化,全方位帮助企业实现从小散弱向大而强的转变。”食品谷负责人袁久宝说。通过提供全产业链服务,晓麦(乐陵)生态食品谷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产品质量与产能,推动企业快速成长,并吸引更多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
  眼下,乐陵市生态食品产业园正持续完善设施配套、推进“以商招商”和产业集群招商,逐步形成主导产业突出、关联企业协同、资源共享互促的良性发展格局。随着晓麦(乐陵)生态食品谷等标杆项目的落地和成长,这里正涌现出一批从区域走向全国的食品企业,共生共赢、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加速形成。
龙头带动,强链延链
  头部企业是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在乐陵市生态食品产业园,乐陵通过政策扶持、技术赋能与资源倾斜,培育了一批在行业内具有显著影响力的链主企业,有效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共进。
  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谷淀粉糖公司,年消耗玉米原料约150万吨,所生产的淀粉、糖浆等产品直供园区内多家食品企业,形成紧密的内循环供应链。专注于烘焙馅料及食品生产领域的好邦食品正是看中其稳定的原料供应优势,最终落户产业园,目前年产各类馅料超2万吨。
  在产业园内,一粒玉米实现了“吃干榨净”式的价值跃升。玉米经中谷淀粉糖公司加工成淀粉,直供园区食品企业;玉米浆通过美农生物的酶解技术转化为高附加值蛋白,价值提升数倍;萃健生物则专注于玉米浸泡液的开发与利用,成功从中提取磷元素并生产出食品级磷酸氢钙,该项技术属国内首创,甚至在全球范围内也具有领先性。目前,萃健生物正在进行主体施工,预计今年底调试生产。
  作为“链主”企业,星光集团旗下16家子公司还共同构建起“三糖联动”循环产业体系。其蔗糖年加工能力达180万吨,是中国最大啤酒糖浆供应商;功能糖产品远销40多个国家;集团自建的热电联产基地为园区企业提供低成本蒸汽能源。
  作为传统农业大市的乐陵正持续推动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尤其近年来,随着安井食品、汇源果汁、美农生物等一批重点企业相继落户,进一步夯实了园区的发展基础。仅2024年,园区就新引进食品企业14家,获授权专利34项,培育出18个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产品品牌。
链式招商,拓界出海
  “我们年产10万吨玉米蛋白精加工项目,从签约到主体完工仅用148天,政府在原料对接、环评审批等环节提供了全程高效服务。”齐小龙说。
  美农生物的快速推进,是乐陵“链式招商”机制高效运行的生动体现。
  目前,乐陵已形成“拿地即开工、建成即使用”的项目推进机制。依托“预审批+承诺制”改革所实现的“拿地即开工”极简流程,汇源冷链项目的动工时间比原计划提前了整整两个月。
  如今,在汇源果汁数字化生产车间内,技术人员正全力调试自动化生产线。作为集团首个NFC果汁数智化生产车间,年产能可达5900万箱。
  晓麦(乐陵)生态食品谷积极推动中餐标准化与国际化进程。日前,晓麦集团与百年企业“慧而特”合作设立的标准化研发中心在此落地。中心依托智能化设备和系统化解决方案,推动中餐在技术、工艺与应用场景等多维度实现标准化突破。
  “我们将生态园区模式与知名中餐品牌有机结合,在国内各大菜系发源地及海外布局中餐标准化产业集群,共建供应链体系,面向国内外市场搭建并共享优质销售渠道。”袁久宝介绍,目前入驻企业“造物志”的产品已通过晓麦渠道进入山姆会员店等商超;峻阳食品主打产品韭菜合子在海外电商平台“WEEE”App上一度登顶空气炸锅美食人气榜。
  从田间到餐桌,从本地到全球,眼下,乐陵市生态食品产业园正聚焦绿色化、智能化与国际化发展方向,推动食品产业向更高能级、更宽领域迈进。
园·观点
乐陵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浩:
  乐陵市生态食品产业园以“链式招商”为抓手,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协同和创新驱动,成功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其中,园区以星光集团、中谷淀粉等“链主”企业为核心,实现玉米全价值开发,形成“三糖联动”循环体系,显著提升产品附加值;晓麦(乐陵)生态食品谷通过标准化服务和资源共享,助力大董、西少爷等品牌扩大产能、拓展市场,更推动中餐标准化和国际化出海进程。
  “乐陵模式”不仅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整合,更以高效政务服务和生态协同优势,吸引头部企业集聚,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片”的倍增效应。其经验表明,以产业链思维推动产业集群化、智能化、国际化,正是农业地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链式发展 集聚新动能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