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小区车位紧张,多部门联动合理改造绿化带——
一“增”一“减”停出新秩序
  

□本报记者马乐
  “小区车位根本不够用,需要增加车位”“能不能拆除绿化带?”……近日,12345市民热线接到德城区青龙潭小区多位居民打来的电话,反映停车矛盾凸显,提议开辟绿化带改造为停车位,以缓解困境。
  青龙潭小区建成于2002年,小区内绿化范围较大,但后期疏于管理,不仅植被稀疏,还有垃圾杂物堆放,每到夏天极易孳生蚊虫,不少居民对此十分不满。同时,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区车辆越来越多,停车矛盾愈发突出。今年该小区被纳入德城区老旧小区集中整治和升级改造的范围,如今施工正在进行。居民希望能够利用这次改造的契机,解决停车难的现实问题。对于如何改,大家也产生了分歧。有些居民提议将楼间绿化带全部去除,最大限度增加停车位,但有些居民觉得非常可惜。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11月6日,市12345市民热线服务中心督办科牵头组织德城区热线办、区建设局、新湖街道办事处等部门单位赴现场进行调查核实。“根据相关规定,老旧小区改造后绿化率应保留不低于25%。我们经过仔细测算和协商,对原有绿化带采取‘应留尽留’原则,确定了科学合理且合规的改造方案。”市12345市民热线服务中心督办一科副科长杨雪峰介绍,计划将每个楼间绿化带去除5.5米,硬化后改造为停车位,满足停车需求。剩余绿化带在改造完成后及时补植灌木,并对杂乱植被进行提质改造,确保整体美观与绿化需求。
  随后,尉署社区组织工作人员,向居民耐心讲解了改造流程、改造标准和效果,获得了居民的一致认可。目前,小区绿化带改造施工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我们将加快推进青龙潭小区改造施工进度,待路面施工完毕后,立即施划停车位,并将引入‘绿荫车位’等生态停车设计,实现停车秩序与绿化提升的和谐统一,提升居民满意度。”项目负责人表示。
  从“停车难”到“有位停”,从“杂乱绿”到“精致景”,改造不仅优化了空间,更温暖了民心,让老小区焕发出新活力。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一“增”一“减”停出新秩序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社会·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