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汇聚优质医疗资源,群众就医更便捷——
“齐鲁德医”品牌持续擦亮
  

□本报记者尹晓燕滕璐本报通讯员王明
  10月30日,在齐鲁医院德州医院中心院区手术室,一场高难度前列腺癌手术正在进行。没有传统手术的“大开大合”,主刀医生高立健操控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探入患者体内,精准切除病灶。
  一年前,这样的手术还依赖医生徒手操作腹腔镜,不仅手术时间长,且创伤也大。改变源于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和齐鲁医院专家带来的技术。最初面对全新的机器人工具,德州医院医护团队倍感压力——大家熬夜啃完操作手册,拿到资质证书,当要独立开展首台手术时,心里仍像压着一块“巨石”。
  关键时刻,齐鲁医院派驻专家史本康现场指导。他一边调试设备,一边展开培
  训,详细讲解手术过程,从系统操作到手法细节,毫无保留带教示范。在他的指导下,德州医院首例机器人辅助手术成功落地。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健康中国,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德州紧紧抓住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机遇,与齐鲁医院深化合作,建立起“协作、协调、协同”机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汇聚德州。由齐鲁医院派驻院长王东海带队,每月60余位专家定期在德州坐诊、手术、教学,累计开展门诊4.4万余人次、手术3400余台。德州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诊疗服务。
  齐鲁医院作为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单位、国内顶尖医疗机构,派驻专家带来的不仅是国家队的技术,更是国字号的学科升级。
  齐鲁医院肝病专家高帅,如今常驻德州医院,担任肝病中心常务副主任,为中心带来全新变化:牵头开设乙肝临床治愈门诊,已成功让50余名患者实现临床治愈;“针孔大小伤口消除肝肿瘤”的微创诊疗落地;科室成为省级专科,拿下国家药物临床试验资质……如今,肝病中心日均接诊量已突破100人次,不少外地患者慕名而来。
  变化发生在方方面面。医院走廊里,常见齐鲁医院专家与本地医生并肩讨论病例。自两家医院牵手后,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得到质的提升。去年9月,德州医院急诊收治了一名危重患者,患者被一根长60厘米的钢筋贯穿身体,伤情复杂、手术风险极高。一个电话直通齐鲁医院,5位急性创伤专家争分夺秒从济南赶到德州,现场指导多学科联合抢救,最终患者转危为安。
  如今,齐鲁医院专家分别派驻到德州医院三个院区,先进的技术和理念辐射至各临床医技科室,开展新技术项目260余项,填补多项国家、省级医疗技术空白。
  在2023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国考”中,德州医院从B级跃升至A+级,跻身全国前10%;2024年,在全省80多家三级医院考核中,排名更是历史性冲至第8位。与2022年相比,德州医院疑难重病诊疗水平大幅提升,四级手术和微创手术数量分别提升86%、98%,外来就诊人次增长376%。
  “齐鲁医院全力以赴‘搬家式’帮扶,我市真金白银‘掏家底’承接,成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成功的‘关键密码’。”德州医院党委书记王振东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发挥齐鲁医院专家的示范带动作用,实现从“外源性支持”向“本土化培育”再到“跨区域带动”的梯次升级,持续擦亮“齐鲁德医”品牌,让更多群众享受到优质均衡的医疗服务。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齐鲁德医”品牌持续擦亮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