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陵城在外能人刘波依托党建联合体返乡创业——
黄粉虫变成致富“黄金虫”

黄粉虫饲养车间里,刘波(右)与工作人员为黄粉虫填砂、喂食


刘波检查黄粉虫产品品质


通过筛选机将黄粉虫按大小筛选出来


黄粉虫蜕下来的虫皮,可用于家禽饲养


黄粉虫排泄物可直接作为肥料使用,供不应求


周边县市区商户慕名而来商谈合作


南瓜作为主要“口粮”,可增加黄粉虫营养价值


  

□本报记者刘振兴本报通讯员邸方舟王天笑摄影报道
  10月28日,陵城区边临镇德馨党建联合体的黄粉虫烘干车间内,一派繁忙。经过约40分钟的烘干处理,一只只金黄饱满的黄粉虫陆续“走下”生产线,静待包装后出口韩国。这番兴旺的景象,离不开一位返乡能人的敏锐眼光,更得益于党建联合体的精准赋能。
  去年11月,边临镇组织部分村党支部书记及在外致富能人,前往省内外多地考察致富项目。在王陈村党支部书记王宪春的邀请下,时年36岁、常年在河北保定从事药材销售与教育平台推广的王陈村村民刘波加入了考察队伍。
  通过多次共同考察以及与村党支部的交流,刘波了解到,黄粉虫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广泛应用于饲料、食品、保健品等领域,具有投资成本低、回报快、饲养方便等优势。
  同时,本地大规模养殖黄粉虫的基地较少,市场供不应求,其中蕴藏着不小的商机。
  商机虽好,但单打独斗难度大。正在刘波权衡之际,他了解到,边临镇正大力推进党建联合体建设,旨在推动各村抱团发展、共同致富。这一政策让他看到了希望和保障。“党建联合体提供了平台和资源,让我感觉回乡创业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刘波说。他当即决定返乡,与德馨党建联合体的几位村党支部书记共同谋划黄粉虫养殖项目。
  考察结束后,由德馨党建联合体牵头,整合了联合体内6个村的土地、人才和资金等资源,共同投资100万元,利用王陈村33亩闲散林地,建起了2个标准化黄粉虫养殖大棚。今年2月,首批种虫顺利到位,一场“跨界”创业正式启航。
  付出很快见到了回报。黄粉虫生长周期约为3个月,鲜虫市场价每斤约20元。今年5月,首批成虫养成后便被迅速抢购一空。德馨党建联合体党总支书记宋华程算了一笔账:按一个棚每周期收入8万元计算,再加上深加工环节,两个棚年收入至少可达50万元,带动村集体平均增收5万元以上;同时还为30多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更令人欣喜的是,一条小小的黄粉虫,催生了一条循环产业链。不仅鲜虫带来了可观收益,连虫蜕、排泄物等“下脚料”也变废为宝,销售给周边家禽养殖户用作饲料,或作为有机肥料,同样供不应求。
  如今,在边临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项目已规划了新的养殖基地,以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并建成了加工车间和成品冷库。通过高温烘干将黄粉虫加工为成品干虫,产业附加值得到有效提升。
  忙碌的饲养车间里,刘波与工人们一起为黄粉虫填砂、喂食。周边县市区的商户也慕名前来商谈合作。刘波的“虫”富事业正日渐红火。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黄粉虫变成致富“黄金虫”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大视界】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