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我市坚持系统思维,打造有温度、有活力、有底蕴的宜居之城——
城市更新既要“面子”更要“里子”
  

□本报记者杨德林 本报通讯员姚淑心 邱杨
  “小区面貌整体提升,路灯更亮了,一座座崭新的车棚安装了充电桩,居住环境更加舒心了。”10月16日,在德城区金谷园小区,居民提起老旧小区改造赞不绝口。金谷园小区改造提升工程的快速推进,得益于我市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可持续实施模式,有效破解城市更新项目怎么建、钱从哪里来、城市怎么管等问题,让城市更加宜居智慧,让群众生活更方便舒心。
  “十四五”期间,我市以系统思维推进城市更新,既抓“面子”颜值提升,更抓“里子”功能优化,统筹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着力打造有温度、有活力、有底蕴的宜居之城。坚持城市更新与城市体检一体化推进,实施片区综合改造78个,实施中心城区城建项目526个,东风路跨岔河东大道立交桥、市体育公园等一批项目建成投用,雨洪资源利用等一批项目加速推进,城市功能品质显著增强。全市建成海绵城市238平方公里,新改建供水、燃气管网1300公里,全市供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及污水处理率均超过98%,城市承载能力和韧性持续提升。
  近几年,我市先后实施了新湖片区、太阳城片区、沟盘河片区、苏禄王御园片区等城市更新项目,拆旧建新,扩容提质,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在岔河两岸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堤岭安置区,周边的广川中学已建成交付使用,智慧停车场、购物商场、公园等配套设施齐全,可充分满足群众居住、生活、娱乐等需求。
  我市把城市视为有机生命体,自2022年起持续开展城市体检评估,围绕住房、小区(社区)、街区和城区4个维度,坚持问题与目标导向,精准查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短板。根据体检结果,明确了“短期消隐患、中期更新老化设施、长期完善功能”的实施路径,针对性推进生态修复、路网加密、文化挖掘与微更新等项目,系统治理城市问题,并将体检成果转化为年度建设计划,切实保障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天衢新区星凯国际小区,乳白色的智慧车棚十分醒目,小区居民下班后将电动自行车推进车棚,插上充电插头,按下插座对应编号,拿出电卡在刷卡区刷一下,不到30秒便完成充电操作。
  我市大力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开展“城市大脑”提升赋能行动,积极构建善感知、会思考、有温度的城市治理生态。以打造“5分钟生活圈”和“15分钟生活圈”为重点,大力推进完整社区建设,通过两个层级的生活圈相互衔接、协同发展,为居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
  “十四五”期间,我市统筹生态治理,一体实施城市水网、绿网、绿地、海绵城市建设,完成南运河、岔河、减河、马颊河四河连通,实施了初期雨水治理及雨洪资源利用项目;深入实施增绿、连绿、透绿工程,推动绿地开放共享,改造建设口袋公园148处;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全市120处历史建筑全部挂牌建档。
  按照全市城市工作暨房地产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会议部署,今后我市将加大城市更新力度,突出品质提升,统筹推进既有建筑改造利用、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完整社区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修复城市生态系统、保护传承城市历史文化等各项工作,让城市变得更加宜居美丽。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城市更新既要“面子”更要“里子”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