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辛寨镇破解秋粮中转存储难题
待利用厂房变身临时粮仓

  本报讯(记者李榕 通讯员赵子轩 路洪玉)10月13日,禹城市辛寨镇麦香园共享粮仓内,金黄的玉米通过传送带源源不断送入烘干设备,烘干后被运往一处6500平方米的待利用厂房,借助通风干燥的环境进一步降低水分。
  连日阴雨天气给秋粮收储工作带来挑战。辛寨镇粮食收储烘干点因收购量激增,陷入“抢烘易、中转难”的困境。“烘干塔每天能处理300吨粮食,可新烘干的玉米温度较高,还需要干燥通风的地方晾一下才能入库,‘中转慢’直接影响了收购节奏。”麦香园共享粮仓总经理邵燕坦言,由于近期卖粮的农户比较多,公司7座固定粮仓很快“满仓”。不少农户家中储粮条件差,抢收完的玉米堆在院子里怕泡水发霉,天天来公司问“啥时候能收粮食”。
  为破解粮食中转存储难题,辛寨镇主动对接辖区企业、工业园区等,全面摸排厂房、场地等可利用资源。最终在辛寨镇创新创业园寻到一处面积为6500平方米的待利用厂房。“厂房目前还没进设备,为秋粮收储出力我们义不容辞。”禹城市嘉合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辛寨镇创新创业园)物业经理杨振鹏说。
  10月12日晚,镇政府协调园区物业连夜清扫厂房,组织工人划分中转存储区域;共享粮仓则调配货车、铲车,第二天一早就将首批烘干玉米转运至这处厂房。“有了这个临时储存仓,我们就能增加粮食收购量和存储量,抢烘进度也能得到进一步加快。”邵燕说。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待利用厂房变身临时粮仓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