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秋雨润山海 研学启新思
——德州市委党校第58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赴日照考察学习纪实
  

□李禄超
  秋雨如丝,山海如画。9月22日至27日,德州市委党校第58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带着“为德州找路子、谋新策”的热忱,赴日照市委党校,开展为期6天的共享式异地教学。18个现场教学点、4场专题研讨,从港口码头到乡村民宿、从生态园区到文化古城,学员们边走边看、边听边思,把日照的实践经验,转化为推动德州高质量发展的“金点子”。
研产业发展——借鉴集群升级经验,推德州产业赋能之举
  从“一片叶子”到“千亿产业”,日照绿茶的发展故事让学员们印象深刻。“采茶、制茶、卖茶、研学——日照绿茶的全链条发展模式打破了农业‘只种地’的思维定式。”夏津县苏留庄镇人大主席、中青班学员张鑫尉说,“桑葚、功能糖等德州特色产业,也应走品牌化、文创化、电商化之路。比如,将桑葚产业融入黄河文化,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等。”
  以山东钢铁、日照钢铁为龙头,岚山区成功汇聚180家配套企业,形成3000亿级的产业集群,让庆云县东辛店镇人大主席、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中青班学员宋志岩感受到集群发展的力量。“德州装备制造、食品加工产业可依托本地链主企业,积极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实现龙头引领、补链强链。”宋志岩说。
  市交通运输局综合规划科科长、中青班学员单冬芝则从日照港“两条千公里铁路直通港区”“内陆到港口一单制无缝衔接”中找到了德州发展的切入点。“德州虽无海港,但有三纵四横铁路网、四纵三横高速公路网,应推动三种融合:一是多种运输方式融合,加快鲁北(乐陵)公铁物流园建设,规划民用机场与内河航道;二是站产城融合,让货运枢纽从运输转向‘运输+仓储+电商’,客运枢纽增加商超、文旅服务;三是智能融合,推广无人驾驶运输车、优化铁海E通系统,让内陆腹地变开放前沿。”单冬芝说。
  在日照浪潮智能终端产业园,全自动生产线让学员们看到了数字经济的澎湃动能。“这种‘技术攻关’到‘场景开放’再到‘产业集聚’的良性循环,正是德州需要的创新生态。”市工信局消费品产业科科长、中青班学员韩晓波说,“可在天衢新区开展新质生产力培育综合改革试点,在产业数字化、未来产业布局等方面进行差异化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制度成果,推动产业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探乡村振兴——学习特色发展模式,寻德州乡村提质之路
  董家楼村依托江北最大黄樱桃基地发展民宿,年增收200余万元,让学员们看到“资源禀赋+产业精准”的乘法效应。夏津县白马湖镇党委副书记、中青班学员李珊珊表示,乡村振兴应立足本地实际,充分挖掘和利用乡村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产业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产业兴旺。
  市体育局办公室主任、中青班学员刘鹏则聚焦丁家楼子村的“小微文旅”转型,带来别样思考。“这个有着356口人的小村,借力苏轼文化资源,把‘且将新火试新茶’作为茶产业标语,实现年增收100余万元。德州有颜真卿《祭侄文稿》等文化IP,应整合乐陵小枣、齐河黄河等资源,打造区域旅游共同体,让本土资源释放大价值。”刘鹏说。
  窦家台子村“三任书记接力产业升级”的故事,让武城县人才事业发展中心主任、中青班学员谈庆超深感“蓝图接力”的重要性:“从种苹果、卖樱桃再到发展民宿,40年一张蓝图,实现年增收600余万元。这告诉我们,乡村振兴要保持历史耐心,让产业升级踩实每一步。”
  平原县绩效考评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中青班学员李静怡则结合自身工作进行了深入思考:“我们不仅要重视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等经济指标,更要突出生态保护、产业融合、文化‘两创’等质效,引导各乡镇立足资源禀赋差异化发展,走出更具特色、更可持续的乡村振兴之路。”
  学员们还共同表示,德州可参考日照“民宿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出台专项政策扶持乡村民宿发展。借鉴《日照绿茶保护条例》,为德州土特产制定品牌保护与提升方案,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悟“两山”实践——仿效生态转化路径,谋德州绿色发展之策
  在五莲县“两山论”实践基地展馆,学员们看到了生态价值转化的成功路径。乐陵市市中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中青班班长苑超凝视着1947年荒山秃岭的老照片,再对比眼前林果飘香的实景图,心潮澎湃。“德州也要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和区位优势,推出更多‘生态+体验’线路,将散落各县市区的生态文旅产品有效串联、集中打包,加速推动生态资源向消费体验转化。”苑超说。
  白鹭湾美术馆小镇更是让生态“变现”有了艺术范儿。这个小镇以艺术唤醒废弃矿坑、文创激活乡村资源的模式,建成12个世界级原创建筑。“这不只是造景,更是造产。用‘艺术+旅游’激活沉睡资源,为德州推动生态保护与产业融合打开了新视窗。”市生态环境局人事科科长、中青班学员刘春霞说。
  海龙湾通过生态修复,将传统港口改造成金沙滩的成功经验,则引发了临邑县公用事业发展中心主任、中青班学员李莹的深入思考:“德州可以借鉴这种生态重塑思维,高标准推进沿运河、马颊河滨水绿道体系建设,串联古迹、社区与商业区,配建口袋公园和文化节点,让蓝绿交织成为城市底色,让市民在亲水近绿中享受生态福利。”
  “要用好‘生态+健身’提升影响力。”多位学员表示,常态化举办德州运河国际马拉松、环德州自行车赛、“德BA”等具有生态特色的赛事活动,提前策划赛事经济周边产品,将“流量”转化为“留量”和“销量”。
品文化传承——复制“两创”实践方法,拓德州文化赋能之径
  在莒国古城与莒州博物馆,市卫健委妇幼健康科科长、中青班学员左佳亨深刻感受到“以文润城、以文化人”的生动实践。“应深入挖掘黄河、大运河文化内涵,做好运河古街、码头等历史遗存保护,再现漕运场景,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街区,让传统文化真正活在当下。”他说。
  宁津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兼),县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中青班学员杨瑞则从品牌建设角度提出构想:“应深入实施文化品牌计划,推动黑陶、剪纸等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结合,打造具有辨识度的文化IP。德州扒鸡、乐陵小枣、宁津蟋蟀等也要走文化赋能之路,提升品牌价值和产业价值。”
  本色——老党员红色群落展览馆中,13341位老党员“一心向党、公心为民”的本色精神,令学员们动容。大家一致认为,德州要整合域内红色资源,打造沉浸式教育基地,运用数字技术让红色故事更鲜活,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日照文化‘两创’的生动实践让我们认识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只是建展馆、做展板,而是要做成情景剧、研学课,让文化活起来。”平原县王庙镇党委副书记、中青班学习委员费语嫣说,“作为中青年干部,我们要以创新思维探索文化资源活化利用路径,推动文化与产业发展、民生服务深度融合。”
  大家一致认为,文化传承不是静态保存,而是要在创新中活化、在融合中发展。德州立足“两河”文化,应做好“文化+”文章,通过产旅融合、农旅结合等方式,形成相互促进的产业生态系统,让历史文脉真正成为赋能城市发展、凝聚人心的精神力量。
创互换教学——探索培训模式创新,强德州干部赋能之基
  此次考察是德州与日照党校系统开创共享式异地教学模式的生动实践。通过跨区互访、互换课堂的形式,既让学员走出日常环境,在鲜活实践中开阔视野、启发思路,又以较低投入实现了培训成效的显著提升。这种投入少、见效大的创新路径,将固定课堂延伸至港口、乡村、产业园,让学员带着岗位问题学、结合德州实际思,实现沉浸式成长。
  “以前只在本地党校学理论,这次能够到日照看实践,感受完全不同。”市社科联学会部部长、四级调研员,中青班学员赵璎珞说,“这种沉浸式教学启示我们社科工作者,必须让脚上沾满泥土、让研究扎根实践,把实践案例转化为理论成果,才能更好服务德州经济社会发展。”
  庆云县12345热线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中青班学员张天龙则认为,这种模式打破了内陆思维:“日照向海图强的开放胸襟,让我们跳出德州看德州。比如借鉴日照‘海铁联运’模式,德州可以打造京津冀—长三角物流中转基地,争取保税物流中心,让通道变枢纽。”
  “日照市委党校深挖红、蓝、绿、金、黄优质资源,开发现场教学点48个、精品线路8条,配备12名现场专职教师,深入解读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为我们发挥党校阵地作用,推动德州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第58期中青班班主任于潇珊表示:“德州市委党校将加强改革创新,打造‘理论+本地实践+文化’的特色教学场景,推动培训与产业合作、文旅消费有效衔接,以共享式异地教学促进干部成长与服务德州发展深度融合。”
  考察结束后,学员们迅速开展“找路子、谋新策”专题研讨,从改革创新、产业发展、交通升级、文旅融合、生态转化、机制创新6个角度,为德州发展提出17条意见建议,将感悟转化为具体行动。市接待事务中心接待一科科长、中青班党支部书记薛朝议表示:“中青班学员将以实干作答、用实绩交卷,把所思所获转化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德州实践的实际行动!”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秋雨润山海 研学启新思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