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部门组团服务 汇源有了供水专线
  

□本报记者于春芝 见习记者李姝漫 本报通讯员杨俊爱 李磊
  走进位于乐陵经济开发区的汇源集团“双链”融合项目数智化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正对生产线作最后调试。
  该项目是汇源集团布局全国的首个智能化生产基地。项目全部投产后,年可加工20万吨水果和纯果汁、20万吨鲜食玉米,同时具备25万吨水果存储能力。
  而在几个月前,这个项目还卡在一个关键环节上——水。
  “项目全面投产后,日用水量预计将超过1.2万立方米。原有的自来水管网不仅管径偏小,水价也偏高,匹配不了新生产线的需求。”汇源集团乐陵工厂负责人张吉路回忆起当时的困境,语气仍带着几分焦急,“水不到位,生产进度会一拖再拖。”
  转机出现在一次项目推进会上。张吉路向乐陵经济开发区负责项目推进的首席政府服务官李文举道出了企业的难处。让他没想到的是,开发区管委会立即组织乐陵市自来水公司和施工单位的专家团队来到厂区。一行人从厂区到水库,反复勘察管线走向,比对接入方案。
  经过实地调研和多方论证,最终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浮出水面。从距离厂区2公里外的一个管道井,可以为企业专设一条供水管道,引入丁坞水厂自来水。
  方案定了,但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专线铺设涉及土地协调、资金保障等一系列问题,任何一个环节卡壳,通水时间就会延迟。
  乐陵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动揽下协调任务,成立工作组,一边协调乡镇推进地面清表,一边对接施工单位进行施工,企业实现“零成本接入”。涉及的土地问题,开发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做工作,不到半个月就完成了协调。
  施工赶上炎炎夏日,施工队伍顶着高温推进工程。2公里的管道,从开挖到贯通,仅用了25天。
  6月28日,汇源项目正式通水。“水压稳定、水质清亮。”张吉路拧开水龙头,看着水从管道里流出,心里一块大石头总算落地了。“马上就要试生产了,这水来得太及时了!”他说。
  更让企业感到暖心的是,新管道引来的水价更便宜,企业成本进一步降低。
  用水问题刚解决,用电保障也同步跟进。全部投产后,18条生产线同时运转,日电力负荷高达12万千伏安。这么大的用电需求,靠企业自己去跑手续、建电站,不知要到什么时候。
  而这一次,没等企业张口,政府已经送来了“定心丸”。开发区主动告知,双回路供电系统已纳入规划,通过协调电力公司争取省电力配套,手续全程代办。目前,一路电源已进场施工,另一路也正在协调推进中。
  通过“一企一档”机制,乐陵经济开发区还定期筛选、精准推送惠企政策。9月4日,根据开发区工作组提供的信息,汇源工作人员参加了德州市发改委组织的资金项目培训会,准备申报中央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
  此外,工信部门“语料库”项目申报与“行业大模型”两项政策也被及时推送至企业。两项政策让汇源有望获得250万元资金支持,加速数智化转型。
  “从反映困难到通水通电,开发区全程帮办,我们几乎没跑腿。”张吉路感慨地说,“过去是企业找政策,现在是政策找企业。这种转变,我们感受最深。”
  目前,汇源乐陵工厂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预计月底全面投产。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部门组团服务 汇源有了供水专线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