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七天变半天,功能糖加速“出海”
  

□本报记者唐晓颖 本报通讯员郑康宁
  产品出海,时间决定成败。
  9月12日上午9点,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的一袋袋麦芽糊精整齐码放,即将发往新加坡。“这批产品今天就能完成通关送到港口。”公司销售经理李好云语气里满是轻松。可鲜为人知的是,就在一年前,李好云还在为产品的通关时间发愁。
  “按照规定,出口产品如被抽中查检,海关工作人员不但要现场检查产品的外包装等信息,还要对产品进行取样送检,只有等到所有检测结果全部合格后才能放行。这一过程至少需要7天以上。”李好云说。等待期间,出口产品放置在仓库,每天都会产生仓储费用。更让李好云揪心的是,长时间等待有可能导致交货延迟,甚至会丢失订单。
  作为中国功能糖城,禹城年产各类功能糖150万吨,国内市场占比75%,国际市场占比35%,出口抽检环节的繁琐冗长,让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时底气不足。
  转机出现在德州海关“深入企业解难题”走访调研。今年4月,德州海关查检二科科长张龑飞和同事在禹城部分功能糖出口企业走访时,企业“压缩查检时长,缩短等待时间”的诉求被张龑飞详细记录,并第一时间向上级汇报。德州海关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项助企小组,张龑飞等海关工作人员一次次走进生产车间,逐一摸清生产环节,详细记录检验中的堵点——现场查检逐件核对耗时、实验室检测等待周期较长。持续跟踪主要出口国家最近技术要求,帮促企业加强关键控制点和追溯管理,完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真正的突破是今年8月“批次检验”改革的落地。在多方协调下,德州海关成功将部分功能糖产品纳入试点。
  新模式的核心就是“快”!张龑飞介绍,“批次检验”将“检验批”与“报关批”分离管理,对同一“批次查检单元”首批申报出口的货物实施100%现场检验检疫,经检验检疫合格后,对后续同一“批次查检单元”产品仅审核单证即可分批放行,无需再实施逐批现场检验。
  通关改革带来的成效立竿见影,通关时间从7天直接压缩至半天。为确保新模式既快又稳,德州海关在细节上精准发力:试点筛选时,对辖区内的企业进行综合评估,从企业资质、信用等级、生产规模、质量管控体系等多个维度筛选试点企业;批次划分上,明确“同一生产商、同一品种、同一原料、同一形态、同一工艺”的标准;流程监管中,对违规企业及时暂停试点资格,守住质量底线;服务中,结合检验检疫证书“云签发”模式,企业不用再到海关领证,在线就能收到电子证书,进一步节省了时间成本。
  据统计,今年以来德州海关累计验放功能糖类产品12.26万吨,货值11.74亿元。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七天变半天,功能糖加速“出海”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