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平原县检察院做优基层立法联系点,强化履职效能——
基层民意搭上立法“直通车”

公开听证征询意见建议


菜单式普法进社区


“以点带面”收集基层声音


  

□本报记者董建新本报通讯员王丹高忠祥
  “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农业机械使用情况和农业生产实际需要,组织对在用特定种类的农业机械产品的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和售后服务状况进行调查,并公布调查结果……”平原县检察院立足办案实践提出的立法建议,被《德州市粮食生产促进条例》采纳。
  作为德州市人大常委会确定的基层立法联系点,平原县检察院近年来立足职能,充分发挥在服务立法、推进守法、促进社会治理方面的“建言站、直通车、助推器、宣传台”作用,努力推动民主立法、开门立法不断走深走实,让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之花更加鲜艳、实践之果更加丰硕。
高标准起步——筑牢联系点“硬阵地”织密民意“连心网”
  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头连着立法机关,一头连着基层群众,工作落实的前提是建好阵地,重点是深入群众。
  平原县检察院深谙此理,率先从软硬件“双提升”方面发力,在院内精心打造基层立法联系点专属阵地,同步制定详细工作实施办法,为联系点规范运行筑牢“制度基石”。“我们把立法信息收集窗口设在群众最常来的地方——12309检察服务中心和县综治中心里,群众来查案件、提控告、反馈线索时,就能顺便把对立法的想法告诉我们,不用特意跑一趟。”平原县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张胜利的话,道出了阵地建设的“民心导向”。
  要让联系点“活”起来,还得靠专业力量撑场、多方资源联动。在人员配置上,该院优中选优:2名业务骨干专职负责联系点日常工作,又从全院筛选出9名法学理论扎实、办案经验丰富的检察官组成“立法智囊团”;同时细分刑事、行政、民事、公益诉讼4个调研小组,让每一项立法调研都能精准对接专业领域。
  为了保证民意收集“无死角”,平原县检察院广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乡村振兴联络员等担任立法信息采集联络员——他们来自田间地头、企业车间等,覆盖不同区域、不同行业,能“以点带面”把基层最真实的声音、最迫切的诉求收集上来。“以前总觉得立法是‘上头的事’,离我们很远,现在能亲身参与,才知道法律是从群众身边事里‘长’出来的。”平原
  县检察院立法信息采集联络
  员、平原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副
  大队长孙德彬的话,正是基层群众参与立法的生动体现。
  不仅如此,该院还在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等关键区域,布设了6处立法征询信息收集点,征询内容涵盖立法建议、政策咨询、治理良策等,把听取意见的“触角”直接延伸到村头巷尾、田间地头,让立法工作变成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能参与的“身边事”,一张覆盖广泛、联系紧密的立法联系网络由此织就。
深扎根群众——让法治信仰“活起来”让民意征集“热起来”
  “不光用的时候要注意,燃气罐的存储、运输、回收,每一步都得按规矩来,安全真是比啥都重要!”9月5日,在平原县桃园街道一处广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立法宣传课”正在火热进行——平原县检察院立法调研组的干警们化身“演员”,通过情景剧的形式把燃气安全知识演出来、讲明白,现场向居民征询对《德州市燃气管理条例》的意见建议。居民们看得投入、听得认真,讨论声、建议声此起彼伏。
  这样的创新实践,在平原县检察院并非个例。结合群众需求,该院推出“点单送法”菜单式普法活动:干警们带着案例、拿着宣传册,走进辖区广场、社区,用“案例剖析+法条解读”的方式宣讲法律,还时不时由检察官“倾情出演”情景剧、模拟庭审,让枯燥的法律条文变得有温度、接地气。截至目前,平原县检察院已累计开展普法讲座40余场,覆盖群众3000余人,收集到204条立法意见建议。
  为打通民意征集“最后一公里”,平原县检察院把检察开放日、公开听证变成“立法意见收集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职工、乡镇(街道)干部走进检察院,让这些“原汁原味”的建议,顺着基层立法联系点这辆“民意直通车”,直接传递到立法机关。
  如今,在平原县的广场上、田野边,总能看到检察干警拿着笔记本记录的身影——一条条“冒热气”“带泥土”的群众建议,被认真归纳、梳理、上报,成为立法工作的“源头活水”。
强履职实践——以类案办理“提质效”以检察担当“促治理”
  平原县检察院去年办理一起涉农机安全案件,承办检察官发现引发事故的重要原因是涉案拖拉机未依法进行检验,驾驶人员安全意识不足。检察官没有止步于案件办理,而是深挖问题根源:“类似的安全隐患会不会还有?能不能通过立法完善,从根本上预防此类事故?”带着这样的思考,检察官结合办案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德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提出“加强农机安全监管”的立法建议。不久后,这一建议被《德州市粮食生产促进条例》正式采纳,“办案发现”变成了“立法规范”。
  “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的主责主业,我们把立法联系工作与检察监督深度融合,用一个个真实的办案案例,为立法提供‘实践样本’。”张胜利表示。
  以办案促立法,以立法促治理。履职过程中,平原县检察院始终保持“问题意识”:发现空闲土地监管存在漏洞、未成年人保护有盲区、老年人权益保障需加强、市场主体任职资格有争议等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发出31份检察建议,推动问题从“个案整改”走向“制度完善”;看到瓶装液化石油气配送车辆不符合技术规范、服务流程不统一,存在安全隐患,便主动牵头,联合相关部门出台《平原县瓶装液化石油气配送服务实施方案》,合力打造燃气安全防线。
  基层立法联系点虽“小”,却承载着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大”担当。“下一步,我们会把基层立法联系点这个‘桥梁’建得更牢、‘纽带’系得更紧,充分发挥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熟悉实务的优势,为推进法治建设贡献更多检察力量。”平原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赵亮表示。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基层民意搭上立法“直通车”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法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