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智博会上,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新趋势——
更聪明 更安全 更开放


  正在重庆举行的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参展商展示了一系列汽车产业创新成果,受到各界关注。记者了解到,当前汽车产业依托高水平智能化技术、全方位安全保障与开放合作生态,正持续迭代“进化”。
更聪明:AI大模型为汽车智能交互赋能
  “过去智能交互技术只能机械执行单一任务,现在基于国产AI大模型,汽车可提供更人性化的交互功能,快速响应用户需求。”长安汽车产品经理郝晨烨说,长安汽车开发的OneAgent智能体架构,已打通从语音识别到逻辑推理、生态调用的路径。未来,该智能体还可基于用户习惯开发更多智能化服务。
  记者在智博会采访了解到,多模态大模型技术“上车”,还使车辆逐步具备“情感感知”能力。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通过传感器与视觉识别技术,车辆可实时监测驾驶员情绪状态,自动调节氛围灯、香氛等。
  如今,汽车已成为多项智能化技术的终端载体。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L2级及以上的辅助驾驶功能装车率达82.6%。
  以AI赋能,“人车家”生态也从概念走向规模化落地。在智博会现场,中国移动重庆公司联合深蓝汽车打造的“人车家”智慧座舱解决方案,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目前,该解决方案已完成标准化开发,支持多车型快速适配。
更安全:电池安全技术升级,数据隐私防护强化
  智博会上,一款最新推出的电池碰撞智能监测系统,吸引不少人前来观摩:手持塑料锤击打电池后,屏幕上随即呈现不同的颜色,电池是否损伤以及损伤程度清晰可见。
  动力电池托底、燃爆等安全问题,一直是市场和用户关注的重点。今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发布,对电池安全要求进行了升级。
  吉利神盾金砖电池可承受8针同刺不起火;长安汽车“金钟罩”电池技术通过材料与集成方式创新,实现电池“不冒烟、不起火”……记者从智博会上获悉,针对电池安全,多家车企携手供应商带来拿手绝活,加快解决电池安全痛点。
  随着智能网联技术快速发展,汽车安全内涵从传统的电池安全、车身安全,全面扩展至数据安全等多维领域。多方加快构筑隐私“防火墙”,通过硬件隔离、动态授权、敏感数据脱敏等技术,保障消费者隐私安全。
  记者在智博会上看到,有的展示车型已提供多项隐私保护功能。比如,驾驶人车辆生物识别数据实行全程本地化处理,用户还能在App查看数据使用记录,随时撤回授权;驾驶人启动飞行模式后,可一键关闭摄像头、蓝牙、哨兵模式等。
更开放:生态共创推动汽车“进化”
  智博会上,一项“新型透明光伏车身”创新技术,吸引了众多目光——它不是简单的挡风玻璃或采光部件,而是能“边行驶、边发电”的智能光伏系统,能对光子进行“精准捕获”,每天补能里程可达20至50公里,还可实现弱光充电、随温变色等功能。
  “充电车衣”的大胆想象变为现实的背后,是汽车行业打破传统行业壁垒,融合AI、材料、能源等多领域前沿技术,通过融合发展、生态共创推动汽车“进化”的努力。
  智博会上,多家高校、研究机构及车企集中发布12项前沿领域技术及创新产品,勾勒出一条协同创新、开放共赢的汽车产业发展路径。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在智博会上表示,全球汽车产业竞争已从单一技术比拼升级为生态体系与集群实力的较量,产业集群是生态繁荣的核心载体。
  以开放协作促产业发展,车路协同规模化、市场化探索不断推进。2024年7月,我国20个城市获批开展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随着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加速推进,试点城市正加快构建更精细、全面的车路云一体化体系。
  (据新华社重庆9月6日电)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更聪明 更安全 更开放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天下】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