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鲁权屯镇实施渔光互补项目——
废弃坑塘变身“聚宝盆”

渔光互补项目现场图


  

□吴国垠
  近日,武城县鲁权屯镇代官屯村的渔光互补项目现场,工作人员正对光伏板进行日常维护。阳光下,连片的光伏板与水面相映成趣,水下鱼儿自在游弋,这幅“板上发电、板下养鱼”的图景,正是武城100MW渔光互补项目激活乡村闲置资源的生动写照。
  鲁权屯镇地处滞洪区,境内有345个坑塘,长期存在闲置浪费的问题,总面积达3057亩,不仅占用土地资源,更成了影响村容的“卫生死角”。2024年初,鲁权屯镇引进武城县粤能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渔光互补项目,为这些“沉睡”的坑塘带来转机。
  项目通过“光伏+养殖”立体模式,让闲置坑塘实现“一地两用”。板上光伏板转化清洁能源,板下水域养殖鱼虾,形成生态循环系统。据统计,项目当年便为29个行政村带来250万元租金收入,带动集体与村民双增收。“以前坑塘荒着没用,现在每年能拿租金,坑塘变成了聚宝盆!”代官屯村村民张志胜说。
  项目推进过程中,不少村民有顾虑,尤其担心存在安全问题。为此,镇上召开村民代表会解疑释惑,依法处理合理诉求。
  如今,项目已全面投用,既提供清洁电力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又通过稳定租金支撑了村集体经济发展。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废弃坑塘变身“聚宝盆”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基层】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