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既能满足日常用电需求,又能通过余电上网增加额外收入——
德州:“户户通电”迈入“智能绿电”
  

□本报记者王贺胡兵本报通讯员李玉刚
  8月22日,81岁的村民康景文家中灯光明亮、笑语阵阵。1995年8月25日,随着康景文所在的乐陵市铁营镇小尤家村合闸通电,德州由此进入“户户通电”时代。为纪念德州“户户通电”30周年,国网乐陵市供电公司专门派出技术人员,上门为其检查家中供电线路、安装新型节能灯具。
  “周边10千伏的郝家线、铁南线等线路都进行了智能化改造,咱村的变压器也升级为3台200千伏安的新型变压器,群众用电更加安全可靠!”检查供电线路的技术人员郭崇清说。
  “啪”,随着节能灯亮起,柔和的灯光充满整个房间。“这个好,不刺眼。”坐在明亮的房间里,康景文打开了“话匣子”。他介绍,1995年村里通了电,但当时电压不稳,供电时断时续。“经常天一黑就停电,半夜才来电。2000年以后,情况逐步得到改善,近几年基本没停过电。”康景文回忆说。
  2002年,得益于乐陵市10千伏线路建设,小尤家村等周边村庄用电稳定性大幅提升。2013年,小尤家村将变压器从50千伏安换成200千伏安,村中用电负荷大幅提升。之后,小尤家村并入尤家村,2024年尤家村的200千伏安变压器增至3台,用电稳定性进一步提升。
  小尤家村的“电记忆”恰是德州电力30年变迁的生动体现。
  1995年3月20日,德州地区实现“村村通电”,同年8月25日实现“户户通电”。1998年,德州开展首轮农网改造,实现供电可靠性大幅提升。2006年至2010年,德州开展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农村供电质量显著改善。2015年,德州农村用电的户均容量达到2.8千伏安,彻底实现从“用上电”到“用好电”跨越。2024年,落实大规模设备更新部署,大力实施配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全市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672公里、配电变压器1026台,综合供电可靠率达到99.98%,位居全省前列。
  “这两年,村里用电有了新变化。好多村民家的屋顶上安了光伏板,用电不但省钱,还能挣钱!”康景文所说的光伏板,是当地逐步发展起来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2020年,尤家村所在的六星塬社区开始引入该项目,目前社区日发电量可达3000千瓦时。
  “村民用上屋顶光伏发电后,既能满足日常用电需求,又能通过余电上网增加额外收入,每年可增收2000多元。”负责六星塬社区供电服务的国网乐陵市供电公司服务站负责人宋建勇介绍。
  今年上半年,德州新能源装机突破1000万千瓦,新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稳居全省首位。“分布式光伏发电量80%在农村,80%的消纳在城市,需要变压器智能化改造,提高容量。当前,德州正在积极建设有源配电网,‘十五五’期间,我们将重点推进配电网柔性化、智能化建设,2025年底全市10千伏配网线路联络率将实现100%。”国网德州供电公司发展策划部专责赵东介绍。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德州:“户户通电”迈入“智能绿电”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