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丁东水库实现数据驱动管理
“智慧大脑”守牢供水“生命线”

  本报讯(记者董天力)记者近日从市水利局获悉,连日来的高温天气,城区日用水量已由37万立方米飙升至48万立方米。“依托现代化运行管理矩阵系统,孪生调度模型和AI赋能应用体系如同‘智慧大脑’,让水库调度更加智能高效。”德州市丁东水库运行维护中心主任赵松说。
  丁东水库管理矩阵系统中的“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体系就像敏锐的感知神经,通过环境数据监测站,以及无人机、无人船等现代化科技装备应用,全方位收集水库水位、水质、坝体安全等信息。“巡检无人机进行一次高效巡检仅需15分钟,可迅速排查坝体干裂、截渗沟水位异常下降等安全隐患,同时结合数据反馈,精准研判大坝工程性态,切实保障水库工程运行安全稳定。”赵松介绍。
  此外,该水库和中国水科院合作开发的“双水源一管网”调度模型,依据实时数据采集,可通过输入预设的用水场景为边界条件,分析城市生活和工业生产用水规律,提前制定科学的供水调度方案。例如,模型可根据高温时段居民用水高峰特点,优化泵站机组组合运行或管网节点阀门调节,精准调控输水流量,在保障供水稳定前提下,还能避免能源浪费。接入的DeepSeek大模型实现自然语言指令调度,一旦出现机电设备故障等突发状况,工作人员只需输入“机电设备突发故障方案”,系统便能迅速生成操作方案,大幅缩短故障响应时间。
  “我们在135公里管网上安装了37组智能感知设备,实时在线监测流量、压力,根据各用水户高温期间的用水变化需求,自动调节、精准供水。”赵松指着水库调度指挥中心智慧管理平台上的数据介绍,矩阵应用通过构建“精准预报、智能预警、联动预演、动态预案”的“四预”管理闭环,推动水库运行管理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目前,丁东水库蓄水量在4600万立方米左右,可满足主城区100天的用水需求。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智慧大脑”守牢供水“生命线”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