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市财鑫集团实施26个分布式光伏项目——
闲置屋顶变身“绿色能源发电站”
  

□本报记者李榕 孙芷琪 本报通讯员王志浩 刘振
  俯瞰位于天衢新区的德州市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屋顶上深蓝色的光伏板格外醒目。
  该光伏项目由德州市财鑫集团权属子公司德州鑫兴新能源有限公司建设,装机容量557千瓦,于2024年10月底建成投用,年可产生绿电约67万千瓦时,相当于350户家庭年用电量。近日,在德州市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办公室,工作人员算了一笔经济账:中心使用光伏发电,每年可节省经费约10万元。
  该项目是财鑫集团盘活闲置资产、助力打造“近零碳机关单位”的范本。市级行政事业单位楼顶资源闲置率高,新建医院、学校等建筑屋顶可利用面积大,但利用率却不高。市财鑫集团作为市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统筹盘活运营平台,依托各行政事业单位闲置屋顶,整建制实施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将闲置空间转化为“绿色能源发电站”。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所发电量优先保障资产单位使用,余电并入国家电网。这一模式不仅是践行双碳战略的生动实践,更是助力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建设节约型机关的务实之举。”市财鑫集团总经理曹洁清介绍。项目实现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行政事业单位享受优惠电价,节约了用电开支,企业增加了发电收入,财政部门增加了资源占用费和税收收入,形成绿色可持续发展闭环。
  为确保项目安全可靠,市财鑫集团构建全过程闭环管理体系。从立项评估、招标选材,到项目实施、联合验收,再到运行调度与监督管理,各环节紧密衔接、高效实施。同时,每个项目配备专属采集器,依托智能监测平台,实现异常情况秒级报警。
  以市财政局办公大楼光伏发电项目为例,该项目装机容量为126千瓦,年均发电量达14万千瓦时。项目配套建设1台专属采集器,当采集器检测到异常数据时,会同步触发“三级响应机制”,2小时内运维团队可抵达现场。这种“监测—分析—处置”的闭环管理,使设备故障率较传统模式降低50%,维护效率提升2倍。“相当于给每块光伏板装上了智慧大脑,出现问题系统会自动报警。自3月底投用以来,该项目累计发电量超2.8万千瓦时,工作日实现全额消纳,自用电量占比超95%。”市财鑫集团董事宋步庆说。
  目前该集团共建成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26个,涉及市城管局、德州高级师范学校、市职业教育发展中心等用电量较大的单位,总装机容量达10兆瓦,预计每年提供绿色电量约1200万千瓦时。初步估算,40%由用电单位使用,60%并入国家电网,项目年可为用电单位节省电费支出200多万元。同时,对市城管局、市交警支队等单位停车场进行改造提升,建设光伏车棚6500平方米,建设新能源汽车超充电站7处。“我们将以屋顶分布式光伏、光伏车棚、充电桩、储能电站四大核心业务为支撑,积极探索‘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以应用场景突破推动新能源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融合化跃升。”市财鑫集团董事长赵作勇表示。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闲置屋顶变身“绿色能源发电站”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