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用好“关键一招” 凝聚发展强劲动能
——2025年上半年德州深化改革工作述评
  

□本报记者王贺 本报通讯员李勇鹏 李禄超
  新争取省级以上改革试点109个,其中国家级试点25个;优化营商环境改革经验被中央改革办全国推广,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节约集约用水等5项案例获评省改革精品案例,园林绿化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等多项改革经验获国家部委推广;持续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33个“一把手”营商环境项目落地实施……
  挖掘优势潜力,提升改革实效,培育发展新动能。2025年上半年,全市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扎实开展全面深化改革集中攻坚行动,抢前抓早、攻坚克难,各项重点工作进展明显,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注入强动能。
以改革优环境——“一把手”项目,增强发展后劲支撑
  2月5日,德州“新春第一会”——全市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议召开,明确提出要把改革创新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牛鼻子”,以更大力度深化改革、优化制度机制,更好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紧紧围绕优化营商环境这个关键,2025年的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迅速展开。
  2月上旬,全市28个部门(单位)针对制约经营主体发展的堵点难点问题,相继谋划推出33个“一把手”营商环境项目。其后不久,德州年度改革工作要点出台,明确全年111项改革任务,压实各级各部门工作职责。进入3月,为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实落地,全面深化改革集中攻坚行动在全市改革系统启动。
  全面深化改革,如何集中攻坚?市级领导牵头,各级各部门“一把手”聚焦改革任务,勇挑重担、啃硬骨头,层层压实责任,有效传导改革压力。市委改革办创新改革督导调度机制,把改革督察与审计、巡察工作有机结合,推动各领域攻坚任务高质高效完成。
  半年时间,集中攻坚收获阶段性成效。我市以高质量实施33个“一把手”营商环境项目为牵引,着力推进实施一批突破性、引领性改革举措,越来越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典型逐步涌现。
  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优化审批流程,推行工业项目“建成即使用”改革,工业厂房从建成到投产,平均周期压缩近60%,提速2至6个月。庆云县建立政银企对接服务机制,引导金融机构靠前发力,今年前5个月新增贷款增幅全市第三。禹城市创新项目服务面对面工作机制,企业现场提诉求,政府当面解难题,多个重点项目加快落地。
  坚持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不动摇,全市持续加大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力度,支持他们聚焦主责主业、深耕细分领域,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3月,我市出台《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集成政策、创优环境,护航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近日,我市274家企业入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648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0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8家,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着眼激发企业创新动能,我市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全市由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领军企业构成的梯次培育体系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064家。
  此外,市纪委监委“靶向纠治市场秩序问题,持续护航优化营商环境”项目、市司法局“规范执法行为,助企减负增效”项目、市人社局“实施‘三单’服务,破解重点企业招工引才难题”项目等,均以问题为导向,直击企业发展痛点,形成“部门领题、全市解题”攻坚合力。
  市委政研室副主任赵方敏表示:“我市将抓紧出台企业降本增效集成改革方案,为实体经济发展进一步助力赋能。”
以改革促消费——“文旅体商”融合,持续激发消费活力
  2025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让德州文旅迎来高光时刻。承办这场大会,既是文旅“向新”发展的“加速器”,更是城市活力迸发的“催化剂”。
  通过办会,乐陵影视城知名度进一步提升。今年“五一”假期,影视城共接待游客23.61万人次,带动景区、商圈接待游客超90万人次。
  文旅产业持续“破圈”的同时,我市特色体育名城建设也不断传来喜讯。
  7月27日晚,市体育中心人头攒动,德州市篮球联赛(“德BA”)在此打响揭幕战。今年以来,我市围绕建设特色体育名城,已举办各类体育赛事330余项次,吸引参与群众70余万人次。 (下转3版)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用好“关键一招” 凝聚发展强劲动能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