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以“绿”为钥 解锁高质量发展密码
——全市经济发展年中观察系列述评之六

我市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图为位于天衢新区的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基地


  

□本报记者王志冕
  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力提效绿色低碳转型。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市将绿色发展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科学统筹产业结构调整、生态保护、污染治理等重点工作,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解锁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密码。
  推进绿色发展,关键在于一体化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绿色低碳产业培育壮大,进而实现产业结构的绿色低碳转型。工业领域,我市深化“绿色诊断+改造提升+示范创建”工作模式,统筹抓好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工业节能降碳等三项重点工作,通过政策引领、行业配合,探索工业绿色发展路径。
  具体举措上,我市优化高耗能行业布局,压减炼钢、炼铁、焦化、地炼、水泥熟料等产能;推动工业领域碳达峰,印发《德州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工作方案》,提升钢铁等行业能效;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印发培育方案与评价办法,形成长效培育机制,新培育市级绿色工厂41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4家;加强工业资源循环利用,培育工信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规范企业5家。
  3月7日,德州市制造业绿色化转型暨绿色低碳先进技术装备推广会召开。会上发布了企业绿色化转型典型案例,有关工业园区、企业介绍了绿色化转型的经验做法。以德州圣祥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为例,他们坚持以绿色发展为指引,通过开展技术改造,优化生产流程,其年产10万吨高端焊材技术改造项目,实现了绿色、智能、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提升60%、人均产能提升12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须靶向施策、精准发力,特别是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更需要准确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结合资源要素禀赋,锚定发力点、找准突破口。
  我市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一号产业链”,加快推进产业发展。其中,天衢新区电子信息材料产业集群已成为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目前已形成以有研公司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威讯公司射频芯片封测为核心,鲲程电子公司芯片模组、英望科技整机生产为补充的“一核多元”产业格局,产业正加速崛起。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的回收处理已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市提前布局废旧动力电池产业,以庆云县为代表,正高效推进该产业壮大集聚。
  位于庆云的山东绿能环宇低碳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动力电池资源化循环利用企业,也是省内首家通过工信部认证的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白名单企业。他们研发的专用于低速动力的锂电池组,由梯次锂电池制成,实现了资源的回收再利用。“梯次锂电池指的是汽车动力电池退役后衰减并不严重的电池,它们可以用于双轮电动车、储能等领域。”公司副总经理罗巍表示,2025年是一次动力电池大规模退役期,国家鼓励把余能达到85%以上的电池做成梯次产品,这为企业创新发展带来重要机遇。他们将加快布局完整的电池回收再生利用产业链,与大型网约车公司等合作,获取退役电池进行梯次和再生利用。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从来不是“二选一”的选择题。推进绿色发展,更应该体现在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我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聚焦聚力污染防治攻坚,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好。
  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是民生之本、民心所向、民意所在。我市制定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方案,狠抓七大方面、27项攻坚任务,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累计发现整改问题650余个;加强断面水质监管,开展冬春季河湖水质保障提升行动,排查城镇管网894.01公里,发现及整改隐患苗头性问题457个;全域开展黄河流域“清废行动”,持续推动“无废城市”建设,建成“无废细胞”233个;深入开展植树造林,因地制宜织密城市绿网,春季新造林1.9万余亩;以中心城区增绿建园为重点,新建、改造“口袋公园”155个,让群众“推窗见绿、出门入园”。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今年1至5月,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43,优良天数比例73.5%、同比提升7.7个百分点。我市将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谋深谋实美丽城市建设,持续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以“绿”为钥 解锁高质量发展密码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