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运动损伤后别盲目静养,医生提醒——
及时检查避免引发慢性疼痛
  

□本报记者刘春杨本报通讯员侯进
  7月13日,15岁的小林(化名)在妈妈的陪同下,到德州市立医院骨科复诊,经检查他受损的韧带已经完全愈合,避免了手术。
  早在六月中旬,小林打篮球时不慎跌倒,右脚踝迅速肿胀。妈妈带他到德州市立医院骨科就医,并询问:“医生,这种扭伤养养就能好吗?”接诊医生赵亭国检查后表示:“踝关节韧带损伤并非静养即可痊愈,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导致韧带松弛、关节不稳,甚至引发长期慢性疼痛。”经三周石膏固定,再配合护具和康复训练,如今的他能够重返球场,并学会了科学热身防护。不久前,德州市立医院青少年运动损伤门诊正式开诊,便于为遭遇运动损伤的学生群体,提供更专业的诊疗。
  儿童青少年假期运动时间充足,但随之而来,是运动损伤患者显著增加。记者在骨科候诊区看到,候诊患者中有跑步膝痛的年轻人,因健身致肩袖损伤的患者,还有跳广场舞引发跟腱炎的中老年人。一位复诊市民感慨:“以前以为贴膏药、吃止痛片就行,现在知道要找专业医生。”
  临床中,运动损伤以肩、膝、踝关节问题为主,常见扭伤和过度使用性损伤。但许多患者仍有认知误区,认为静养、吃药或贴膏药就能好,忽视科学康复。老龄化社会到来,退行性骨关节病高发,传统骨科治疗方式有时难以满足系统化康复需求。赵亭国指出:“部分患者尚未达到关节置换手术指征,却因缺乏科学干预延误治疗。术后康复同样需专业指导,运动医学可提供更佳方案。”
  为应对患者就医需求,普及运动损伤知识,德州市立医院高度重视运动医学专业的发展,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展开深度合作。前不久,德州市立医院通过京德运动医学健康学术会议,与北京专家交流了运动损伤防治新理念与实践。德州市立医院院长李凤玲表示,对接国家级优质资源,可以提升专科能力,便于今后为运动爱好者提供科学预防、精准治疗、高效康复的全周期服务,筑牢健康防线。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及时检查避免引发慢性疼痛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健康】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