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深耕“吨半粮” 筑牢“压舱石”
——全市经济发展年中观察系列述评之五

先进农机的全面应用为我市“吨半粮”产能建设提供了助力。记者刘振兴摄


  

□本报记者邓静 本报通讯员袁另伟
  我市常年粮食种植面积1600万亩左右、产量150亿斤以上,占全国的1.1%、全省的1/6,诞生了全国首个百万亩高产示范区。德州经验深刻启示:保障粮食安全,既要有“党政同责”的力度,也要有“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定力,还要有“产业富民”的思维。
  保障粮食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领域多、主体多、环节多。我市粮食生产之所以连创佳绩,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是根本前提。
  坚持党政同责,这让全市上下形成重农抓粮的强大合力,一系列政策同向发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决策部署真正落到实处。从长远看,必须继续把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党政领导班子职责清单,提高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从讲政治的高度、以谋全局的眼光,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粮食安全底线,把粮食安全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抓出实实在在的成效。
  耕地是夯实粮食安全的根本。提高耕地质量相关技术在我市农田集成应用、持续见效。例如建成“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旱能浇、涝能排”的良田856万亩;推行“粉碎还田+深耕翻埋”,有效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推行玉米种肥同播侧深施肥、小麦追肥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防止土壤板结。相关实践表明,坚持数量质量并重,建设管理并重;统筹协调产能提升,着眼绿色发展,才能在有限的耕地资源上挖掘无限潜力。
  全面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向科技要产能是必经之路。科技赋能,在粮食生产的方方面面体现得愈发明显:看机具,目前,全市拥有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1.46万台、小麦联合收割机2.6万台、玉米播种机5.8万台、高性能播种机652台,可满足耕种管收全环节需要;看管理,卫星遥感、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强化苗情、墒情、病虫害等监测,提升了精细化管理水平;看服务,新建集生产服务、仓储、烘干等功能于一体的为农服务中心70余处,年托管服务能力800余万亩次;看平台,各类科技小院29个,黄淮海“吨半粮”技术集成示范基地、小麦产业研究院等科研机构与地方生产实践结合越来越紧密。抢抓国家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机遇,我市正实施新一轮绿色“吨半粮”工程,推动核心区稳产丰产模式向300万亩辐射区、600万亩带动区拓展。面向未来,既要强化现代装备支撑,也要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还要精准服务小农户,为粮食丰收保驾护航。
  粮食丰收了,如何让农民的腰包也鼓起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我市紧扣“富民”核心,以建设食品名市为引领,以工业化思维锻造富民产业链,持续深入实施食品加工产业链突破工程,全力构建玉米、大豆深加工等富民全产业链。
  德州农产品品类多、产量足、质量优,但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水平仍待提升。要摆脱靠资源禀赋“卖原料”“卖初级产品”的被动局面,必须树立工业化思维和项目管理理念,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今年以来,全市新增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33家,总数达337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5.17亿元,同比增长4.56%;实现利润9.31亿元,同比增长57.75%。这些项目有效链接“农头”与“工尾”,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加速崛起。同时,贯通产业链上下游,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今年,我市实施全产业链融合发展行动。下一步,要聚焦科技赋能精深加工、品牌化提升附加值两大关键,持续延链强链;同时深化利益联结机制,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与农户结成更紧密的共同体,确保富民产业红利直达“田间地头”。
  夏粮归仓,秋粮在望。站在新起点,持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关键在于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不动摇,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将提升粮食大面积单产摆在突出位置,深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实践,推动产业富民迈上新台阶,一步一个脚印,将农业“压舱石”夯得更实、筑得更牢。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深耕“吨半粮” 筑牢“压舱石”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