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今年我市新增3.5万个充电端口——
充电无忧 满电出行

市民在车棚充电


  文/图记者王秀青 通讯员刘磊
  宽敞的车棚、智能的电子充电仪表……7月1日,走进德城区和悦府小区,路边崭新的车棚让人眼前一亮。“下班后,电动自行车往车棚一停,扫码充电,充满自动断电,安全又方便。再也不担心刮风下雨,车子受损了。”居民王林感到很便利。
  和悦府小区物业经理相玉宝介绍,小区2022年7月交房启用,共有559套房子,配套建设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380个。随着入住居民的增加,电动自行车数量户均超两辆,居民盼望增建充电桩。经过多次沟通、选址,今年4月,在28号楼、29号楼北侧新建了两处充电桩,增加了72个充电端口,基本满足了居民需求。
  在德城区崇德园小区,以前电动自行车充电难、乱停放问题较为突出。这个小区有820套房子,建设之初只配套了80多个充电端口。随着电动自行车数量增加,要求建设充电车棚的呼声越来越高。
  为了破解难题,小区物业将88个地下车位改成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专区,安装了672个充电端口。配备了独立防火设施,增加了7个防火卷帘门、87个排烟口、2台送风机、3台排烟机,安装36个摄像头,24小时监控,实现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和消防灭火联动,有力保障了充电桩的安全使用。居民可以通过微信扫码方式支付电费,每次充电仅需1元多,小区充电设施的使用率接近80%。
  “以前充电经常拆下电池或者飞线下楼,既麻烦又不安全,如今有了地下智慧停车区,问题迎刃而解。”居民刘佳感触颇深。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我市持续聚焦群众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题,今年年初将推广电动自行车“满电回家”列入全市民生实事高位推动,大力推进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建设。截至目前,全市新增3.5万个充电端口,提前超额实现年度3万个端口的计划目标。目前充电端口累计达22.77万个,切实为群众安全、便捷充电保驾护航。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满电回家”工作纳入全市化解物业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攻坚行动,成立工作组,召开集中攻坚和调度推进会议,对全市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摸排与深入分析研判。聚焦群众实际需求,突出抓好重点县市区、重点小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等区域充电端口建设,加强工作调度,强化指导帮扶,积极提炼创新做法,充分发挥典型引领带动作用,确保民生实事落到实处。
  此外,该局抓好《既有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充停场所建设技术导则》宣贯落实,选取8个主流建设场景,精心印制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场景介绍图集,规范建设标准。联合街道社区、物业服务机构等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排查,对进楼入户、飞线充电等危险行为全面劝阻制止,提升群众安全充电意识。
  “我们将针对群众充电需求,力争年底前再建一批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市住房和物业服务中心党总支委员刘书洪表示。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充电无忧 满电出行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社会·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