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陵城:“幸福食堂”敞开大门迎麦客

农机手们在前马村“幸福食堂”里吃午餐


李广胜将刚买的包子送到农机手手中


江传龙和妻子在休息点计算当天收割亩数


村民检查小麦的成熟度


农机手在“幸福食堂”盛饭


为田间农机手准备了西瓜消暑


截至目前,已有200余名外地农机手到陵城区跨区作业


  

□本报记者刘振兴孙耕路龙帅 本报通讯员李月摄影报道
  6月11日正午,骄阳似火。在陵城区宋家镇麻坊子村的千亩麦田里,金黄的麦浪随风起伏,一台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轰鸣作响。
  来自河南省商丘市的农机手刘清岩驾驶着今年新购置的收割机在麦浪中忙碌作业。随着机器行进,收割、脱粒、秸秆粉碎等工序一气呵成。饱满的麦粒从出粮口倾泻而下,不一会儿就装满了等候在地头的小货车。
  刚行驶到地头,麻坊子村党支部书记李广胜就热情地迎上来招呼:“今天天真热,快来吃块西瓜解解渴!”。
  刘清岩停下收割机,简单地洗了把手便捧起西瓜,黝黑的脸上露出朴实的笑容:“吃饭不但有免费的‘幸福食堂’,镇上的志愿者和热心村民不是送来绿豆汤就是热包子,感觉和家里一样。”
  西瓜的清甜让农机手们暑意顿消,而1公里外的前马村“幸福食堂”里,扑鼻的饭菜香气早已飘散开来。几名刚刚结束作业的农机手正与当地村民围坐一堂,享用着免费的定制午餐。前马村党支部书记马永升提前几天便开始准备:“我们特意增加了饭菜分量和荤菜比例,确保农机手们吃饱吃好。”
  夺取夏粮丰收,对实现全年粮食稳产增产至关重要。为确保夏粮颗粒归仓,陵城区创新服务举措,着力解决群众在粮食晾晒、农田灌溉、抢收抢种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该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整合全区61个“幸福食堂”资源,为跨区作业及本地农机手提供就餐、休息等暖心服务,日均接待农机手300余人次。
  “刘林管区党群服务中心的休息点设施很完善,空调、热水器一应俱全,还有干净的床铺。”农机手江传龙连连称赞。他和妻子驾驶收割机从河南一路北上,原以为又要度过一个风餐露宿的麦收季,没想到在陵城区享受到了家一般的贴心服务。“明年还会再来!”他说。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陵城:“幸福食堂”敞开大门迎麦客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大视界】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