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市第二人民医院提升微创治疗水平——
实现“打孔”除瘤保肾
  

□本报记者唐志梅 本报通讯员王晓军
  近日,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泌尿外科团队成功为一名肾肿瘤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完整切除了肿瘤并最大限度保留了健康肾组织。该手术的开展标志着医院为更多早期肾癌患者提供了“保肾”治疗新选择。
  52岁的王洪光(化名)在体检时,被查出左肾上有直径2.5厘米的肿物。由于手术愿望强烈,王洪光来到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李培林接诊后,通过影像结果,判断患者肿瘤仅为T1a期(指肿瘤最大径≤4厘米的早期肾癌),可通过腹腔镜手术切除。
  “相较于传统开放性手术,该技术仅需在患者腹部开3到4个0.5至1厘米的小孔,通过腹腔镜高清影像系统放大病灶区域,结合精细操作器械,实现肿瘤的精准剥离和周围健康肾组织的完整保留。”李培林带领团队,仅用1.5小时就完成肿瘤切除及肾脏修复。复查显示,患者肾功能指标完全正常。术后仅5天,王洪光就出院了:“没想到切除肿瘤的手术也能恢复得这么快!”
  肾癌是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7.5万例。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因术后患者疼痛轻、恢复快,且长期肾功能保护效果显著,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早期肾癌(T1期)首选治疗方式。“该治疗方式的核心在于‘切得干净’和‘缝得牢固’。”李培林介绍,“腹腔镜手术要求医生具备极高的操作熟练度,既要彻底切除肿瘤确保无残留,又要快速缝合肾脏创面避免大出血和术后并发症。”经过手术,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李培林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推进肾脏肿瘤的个体化治疗,通过肿瘤多学科协作(MDT)模式为复杂病例制定最优方案,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享受高水平的微创医疗服务。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实现“打孔”除瘤保肾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3 版:健康】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