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我市家政企业牵手社区,提供岗位3671个——
一人上岗 两家幸福

星凯社区联合恩慈家政免费给老年人理发


德州阳光大姐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培训师演示如何护理老人。 记者郭庆萍摄


  

□本报记者王秀青 本报通讯员高小燕
  “每月工资4500元,管吃管住,待遇不错。离家也近,经常能见到女儿。”5月3日,在天衢新区星凯社区巾帼家政服务站,恩慈家政服务员李艳荣与社区居民签订合同,负责保洁、做饭、接送孩子等。
  李艳荣今年53岁,家住星凯国际小区,女儿上班后一直想就近找个活儿干。4月份得知恩慈家政在社区举办公益培训,她立刻报名学习,并取得了从业资格,成功入职恩慈家政。“李艳荣服务的是个五口之家:有一位老人,宝妈带着3个孩子。试用期间我们3次家访,双方都很满意。”恩慈家政总经理姜秀智介绍,4月份,社区一共有40多人参加培训,最终有29人上岗,包括育婴员、保洁员、护理员等多个类型。
  据介绍,星凯国际共有25栋楼、5087户居民、183家沿街商户,家政服务需求大。恩慈家政将总部设在了这里。“今年,我市将巾帼家政进社区列入民生实事,政府搭台,社区从人员、场地、宣传等多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企业发展的空间更大。我们公司已经与8个社区签订进驻协议,涉及70多个小区。”姜秀智以星凯社区为例进行说明,社区在党建服务中心设立巾帼家政服务站,从公司联系方式、培训内容、服务项目到收费标准,通过展板进行展示,居民一目了然,有需求可直接联系企业,也可在社区志愿者那里登记。公司原有的17个分店,如今都搬进了社区,在人员、场地上节省了大笔资金,轻装上阵,大伙儿干劲儿更足了。
  星凯社区党委书记周娜介绍,除了恩慈家政,社区还与颐享国际等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以巾帼家政进社区为切入点,聚焦居民生活需求,整合多方资源,将优质的家政服务和家政培训送到居民家门口。星凯社区还是德州“一人一码一卡”诚信家政服务示范社区,居民可以扫码了解每个家政服务员的情况。
  “发展家政服务,既能满足一老一小服务需求,也能解决广大妇女就业问题,是‘一人就业、两家幸福’的实事好事。社区是家政服务的‘神经末梢’,2025年,我市将推动巾帼家政进社区工作列入民生实事,全力打通家政服务与供需两端的最后一米。”市妇联副主席孙文娟表示,计划在全市建设社区巾帼家政服务站点200个,开展家政服务技能培训1000场次,提供收纳师、养老护理员、育婴员等就业岗位1万个。
  在具体推进过程中,坚持顶层设计,建立家政服务业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在充分调研、外出考察、座谈交流、专题会议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时间节点、流程进度,确保实事落地见效。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共建共享促进融合发展原则,引导家政企业以独资、嵌入、合作、线上等方式进驻社区,将家政服务站点建在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小区物业、城市书屋等活动场所。截至目前,全市已有42家家政企业与社区党组织签订共建协议,累计建立社区巾帼家政服务站点151个。
  同时,做优服务模式。围绕妇女群众培训、就业和一老一小服务需求,组织开展家政服务技能培训344场,打造“妈妈岗”招聘服务品牌,联合开展“女性专场招聘会”等活动,开设巾帼家政招聘专区,为妇女群众提供收纳师、育婴员等“妈妈岗”就业岗位3671个。已在德州妇女网设立民生实事专栏,开设最新动态、政策解读、“妈妈岗”招聘、巾帼家政风采展、家政微培训等板块,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今后,市妇联将实施好巾帼家政宣传教育、服务站点、技能培训、就业创业、服务链条五进社区行动。”市妇联主席刘芳表示,持续打造信得过、靠得住、叫得响、有特色的“大德·好家政”品牌,推动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增效。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一人上岗 两家幸福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社会·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