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临齐街道“村村都有好青年”选培计划激活人才引擎——
353名好青年逐梦田园促振兴
  

□本报记者王秀青 本报通讯员王新雨 南宁
  5月1日,走进陵城区临齐街道张挑弓村中草药种植基地,满目青葱,黄芩已有半米多高,长势喜人。十几名村民挥动铁锹,刨蒿子、除杂草,干得热火朝天。
  “今年是我回村种植中草药的第四年,合作社与北京、济南等地的很多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也带动了附近村庄不少人就业,回乡创业很有成就感。”张挑弓村九和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孟祥伟介绍,今年又种了200亩的黄芩,药田日常管护都请周边村民负责,每人每天60元。
  2021年春节期间,临齐街道有关同志了解到孟祥伟有返乡种植中草药的意向后,安排专人陪同他实地调研,帮他注册了合作社,协调流转土地,用于丹参、黄芩、牛蒡等种植,截至目前,他带动村集体累计增收近10万元。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临齐街道坚持党建引领走在前,实施“村村都有好青年”选培计划,通过拓宽发现渠道、搭建培养平台、完善使用机制等,激励和引导广大农村青年扎根基层、创新创业、服务农村。包括孟祥伟,全街道有353名优秀青年活跃在农村,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完善“渠道链”,让青年与乡村双向奔赴。临齐街道成立了由15名专职人员组成的筛选小组,坚持“上下联动、分层实施”,主动与121个行政村的党支部沟通对接,收集优秀青年的基本信息,建立了农村青年人才信息库,包括107名高校毕业生、108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138名专业技术人才。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325名,占比92.07%。
  完善“培养链”,让青年与乡村双向成长。紧紧围绕“缺什么补什么”的培养导向,积极搭建跟班学习、导师帮带、培训学习、学历提升等各类平台。专题培训强素质,积极为好青年提供专题培训、交流观摩、跟班学习等机会,利用街道党校“月训”制度,举办实用技术和致富技术等培训3场,400余人次参加。导师帮带学经验,建立“1+1+N”导师帮带机制,27名街道党员干部、15名“头雁导师”和63名村“两委”成员结对培养,结合帮带对象特点,制定“一对一”方案,促进好青年快速成长。
  完善“使用链”,让青年与乡村双向选择。结合好青年能力素质,提供合适的使用方向。在换届或村“两委”班子职位空缺时,优先从综合素质较高的好青年中补选,计划推荐29人进入村“两委”班子。加强交流平台建设,统筹街道力量,助力优秀青年资源共享、抱团发展。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353名好青年逐梦田园促振兴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经济·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