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巾帼芳华映初心 砥砺前行绽新彩
——德州市妇联五年工作综述

巾帼电商主播直播带货


积极打造儿童友好社区,开展丰富多彩活动


举办非遗文化传承活动


女性专场招聘活动推出“妈妈岗”


移风易俗主题《新风正气歌》广场舞展演


举办德州市女子迷你马拉松


山东省巾帼年货节在我市举办


齐河县赵官镇油菜花节开幕式上,妇女代表展现巾帼风采


  记者王秀青 通讯员李娜
  打造“与德同行”品牌,开展线上线下宣讲1万余场,受众680万人次;5万名巾帼志愿者活跃城乡,累计服务20.5万人次;培树了480余个三八红旗手(集体)、巾帼建功标兵、巾帼文明岗等市级以上先进典型;各级涌现最美家庭、五好家庭4.5万户,21.1万户美丽庭院绘就乡村新画卷;实施巾帼建功系列行动,推行“妈妈岗”就业模式……
  过去5年,德州市妇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引领广大妇女矢志不渝跟党走、锐意进取勇向前,谱写了德州妇女事业发展的绚丽篇章。
  思想领航
  凝聚巾帼力量
  “移风易俗要简办,结婚彩礼减一半,丧事一定要从简,照办!”3月25日,在宁津县张大庄镇双碓村“舞前十分钟”微讲堂上,村妇联主席段书荣正带着文艺队成员以三句半的形式倡导文明新风。
  市妇联创新“舞前十分钟”微讲堂,编创《新风正气歌》广场舞,将“广场舞大妈”从妇联服务对象变为工作力量。
  5年来,市妇联把思想政治引领贯穿工作全过程,持续深化巾帼心向党引领行动,用伟大思想武装妇女,用活动引导妇女,用服务凝聚妇女,用榜样激励妇女,打造“与德同行”工作品牌。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招募巾帼先模、文艺骨干等500余名宣讲员,深入“妇女之家”、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线上线下开展分众化、互动式巾帼宣讲1万余场次,覆盖妇女群众680余万人次。
  充分发挥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常大娘阵地,讲好革命母亲常大娘带领全家英勇抗日、81岁终圆入党梦的感人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市妇联培育省级以上三八红旗手(集体)、巾帼文明岗等先进典型480余个,宣传展播典型1000余人次,激励广大妇女与党同心、跟党奋进。
  “中国好人”谭英换10年义务寻亲,帮助300多个家庭团圆的故事传遍了德州大街小巷。谭英换是德州巾帼志愿者的一个缩影。市妇联把巾帼志愿服务工作作为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妇女儿童的有力抓手,成立德州市巾帼志愿服务联盟,扶持14个巾帼志愿服务项目,常态化关爱与集中服务相结合,5万余名巾帼志愿者活跃在城乡,维权关爱、婚姻辅导、植绿护绿、家教家风、婚恋交友,擦亮了“与德同行”巾帼志愿服务品牌,成为基层社会治理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服务大局
  共筑巾帼梦想
  “家政服务业是关系‘一人就业,两家幸福’的实事、好事。为助力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今年‘巾帼家政进社区’被列入德州19件民生实事。社区是家政服务的神经末梢,我们将在200个社区建设巾帼家政服务站点,开展家政服务技能培训,帮助广大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刘芳介绍,截至目前,我市“巾帼家政进社区”已覆盖50个社区,组织培训48场,提供岗位1500余个。
  “家政培训让我有了一技之长,就近上岗,工作家庭两不误。”禹城居民刘培培因需要照顾孩子不方便外出务工,受益于“巾帼家政进社区”,前不久她通过参加培训掌握了家政服务技能,找到了合适的岗位。
  5年来,市妇联把服务大局作为工作重点,深化实施“巾帼脱贫”“创业就业”“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四大巾帼行动,引领广大妇女在现代化强市建设中彰显新作为。目前,开展培训1800余期,培育女致富带头人1.9万人次,建立灵活就业点700余处,扶持“妇”字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200个。培育100个巾帼电商优秀主播,带动1.2万名女性实现就业。成立德州市巾帼企业家协会、巾帼创新创业引航服务团,发放“巾帼贷”近5亿元。
  为引领妇女积极参与全民健身,倡树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助力特色体育名城建设,市妇联开展女子迷你马拉松、巾帼健步行、广场舞展演等体育活动170余场,参与12万人次。开展共植“巾帼林”活动,植树5万余棵,开展传统文化体验、文艺展演、绿色环保等宣传教育活动180余场次,为打造全国文明城市贡献巾帼力量。
  深耕家庭
  书写巾帼荣光
  “在开展家教指导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者。今后我将不断学习提升,以专业素养和耐心爱心,帮助更多家长解决育儿问题。”3月22日,武城县妇联举办家庭教育骨干培训班,家庭教育骨干孙春艳参加后感慨万千。
  过去5年,我市创新“三个融合”,擦亮了“大德·好家风”工作品牌,捧回了“全国家庭工作先进集体”这份沉甸甸的荣誉。
  家风建设和政治生态相融合,培树清廉政德。常态化将家风建设纳入机关党建,开展“大德·好家风清风润万家”家书家规家训征集展播等系列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崇德修身、廉洁齐家、治家育人。
  家风建设和家庭教育相融合,培养高尚品德。坚持立德树人,积极培育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队伍,持续推动社区(村)家长学校提升。“家·课堂”项目入选全国妇联创新案例、全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4地入选山东省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教育基地,7项课题入选山东省家庭教育研究课题。
  家风建设和文明新风相融合,传承孝善美德。成立“大德·好家风”宣讲团,讲好“五好家庭”“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好丈夫”故事,涌现市级以上家庭典型800余户、各级美丽庭院21.1万户。
  为助力解决婚恋难题,市妇联积极培育新型婚育文化,招募近800名公益红娘,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开展“爱在德州·幸福联线”联谊活动268场次,2万余名青年参加,2000多对新人幸福牵手。
  维权关爱
  彰显巾帼担当
  前不久,德城区繁露园通过适儿化改造,打造了董仲舒纪念馆互动区和明德书屋儿童阅读区,让孩子们直观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这是我市积极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一个成果。
  市妇联编制三年行动方案,明确建设目标和实施路径。以“推进儿童友好社区建设”为重点和抓手,推动各类友好空间建设。建成市级儿童友好社区25个、儿童友好单元70余处,开展“两河牵手·亲子畅游”等公益活动1.2万场次,成立儿童观察团91个,2地入选山东省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培育库。
  “李阿姨,我获得国家奖学金了。”近日,就读于山东财经大学的小星高兴地打电话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德州市巾帼企业家协会副秘书长、爱心妈妈李莹莹。小星家住德城区二屯镇,母亲体弱多病,父亲身体残疾,家庭困难。在李莹莹的帮助下小星考入了大学。
  5年来,市妇联持续推进爱心妈妈关爱服务,围绕思想引领、心理支持、生活帮助、习惯培养、安全保护等方面开展“五个一”关爱,6800余名爱心妈妈护航留守、困境儿童健康成长。持续实施“春蕾计划”“巾帼送暖”等公益项目,累计筹款970余万元帮扶困境妇女儿童,5个公益项目落户德州。
  市妇联把权益保障作为关键,开展系列活动深化普法宣传教育,发放宣传资料20万余份;妇联“法律明白人”覆盖全市80%以上的村(社区)。12338妇女维权公益服务热线接办群众来电来访2000余件,办结率98%。市县乡三级妇联全部入驻“一站式”矛调中心,将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纳入全市多元解纷机制。“幸福护航”婚姻家庭,2.48万对办理离婚登记的夫妻经辅导放弃或暂缓离婚。4个婚姻家庭辅导案例获全省优秀案例。
  改革创新
  同谱巾帼华章
  3月26日,在夏津县连城·文化创意国际产业园,快递员范洋洋完成快件分拣之后,走进巾帼服务中心,为手机充上电,然后坐在一旁凳子上休息,“园区设立了‘暖新妇女之家’,安装了空调、饮水机等,为我们提供了歇脚的地方。”夏津县妇联在这个有62家中小微企业的产业园建立健全妇联组织、实现全覆盖的做法入选全国妇女工作改革创新优秀案例,并在全省交流发言。
  5年来,市妇联直面问题,将妇联改革持续进行到底。制定“三新”领域推进妇联组织建设的实施方案,在“三新”领域建立妇联组织1000余个,开展服务2000余场次。建立“1+N”妇建联合体252个。基层组织覆盖面持续拓展。实施“巾帼领头雁淬炼行动”,每年培训基层妇联干部1万余人次。推动11个省级妇女儿童家园提质增效。因地制宜灵活建立“妇女微家”2000余处,开展活动6700余场次,服务10万余人次,打通服务妇女儿童家庭的“最后一米”。
  市妇联坚持党建引领,以模范机关、清廉机关建设为抓手,开展“三学三比”“严真细实快比学赶帮超”“四学四强”竞赛活动,探索出“四抓四提”主题党日工作法,“巾帼向阳花筑起温暖家”党建品牌获全省妇联系统十佳党建品牌,“巾帼领头雁三级联动”模范机关建设试点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
  “新时代同心逐梦,新征程凯歌以行。”刘芳表示,今后5年,市妇联将继续团结引领广大妇女姐妹锐意进取、奋勇争先,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加饱满的热情,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贡献巾帼智慧、巾帼力量。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巾帼芳华映初心 砥砺前行绽新彩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专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