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今年春耕,尚堂镇农户感慨——
“用上高科技 种地有底气”
  

□本报记者徐冬晓 见习记者许欢 本报通讯员李煜群
  3月18日,走进庆云县尚堂镇“吨半粮”核心区,连片的麦田里却看不到村民忙碌的身影。
  “今年春耕不咋忙,全靠科技来帮忙。现在种地哪还需要那么多人,活都让机器干了。”尚堂镇大勾村村民勾兴庆笑呵呵地说道。勾兴庆家种着200多亩小麦,往年春耕时总是忙得不可开交,但今年,因为现代农业技术更加深入地应用,春耕变得格外轻松高效。
  近年来,尚堂镇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科技的发展与应用,引进和推广一系列现代农业技术,各类高科技设备在麦田里“大显身手”,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大大减轻了农户的劳动强度。
  伴随着“嗡嗡”声,两架无人机起飞,一团白色雨雾随即喷出,原来是农机手甄宗寅正操控无人机在麦田里开展飞防作业。“相比传统的人工打药,无人机喷洒农药的效率相当于人力的30倍,设计好飞行路线,两台机器七天就能全部喷完1万多亩地。”甄宗寅介绍。
  在相邻的麦田里,农机师傅正驾驶北斗导航施肥机来回穿梭,为冬小麦追施返青肥。“往年这时候,我们提着塑料桶去地里施肥,现在通过北斗导航系统直接将肥料送到小麦底部,省时省力,小麦吸收得更好。”种粮大户栾学成说。
  与此同时,尚堂镇还在“吨半粮”核心区设立了“四情”监测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全方位的数据支撑。这些监测站如同田野上的“千里眼”,实时监测田间的土壤湿度、光照强度、气温等方面的数据,并通过无线网络将数据传输至农业大数据平台。农户们通过手机或电脑就能随时查看田间环境数据,根据数据调整农事计划,实现科学种植、精准管理。
  “以前种地全靠经验和感觉,现在有了这些高科技手段,我种地更有底气了!”栾学成感慨地说。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用上高科技 种地有底气”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2 版:三农·基层】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