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我市着力打造特色街区擦亮地域IP
夜市小吃“烹”热烟火经济

夜幕下的德院天街人头攒动,充满烟火气


生蚝烧烤摊生意红火,店主李静忙得不亦乐乎。


  本报讯(记者胡兵)3月16日,夜幕降临,德城区德院天街夜市开始热闹起来。街道两旁,80余辆自建餐车排列有序,烧烤、奶茶、炸串等各个小吃摊前人来人往,空气中弥漫着烟火气息。
  生蚝烧烤摊前,店主李静忙得不亦乐乎,精心满足每一位食客的需求。她的小店已经营10年,先后获评2024齐鲁小吃名店、首届2025“风味德城·夜市名小吃”。这样的忙碌要持续到晚上11点多,每天营业额在2000元左右。
  市商务局四级调研员孟繁云表示,在“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引领下,我市以餐饮经济为突破口,聚焦培育“名宴、名吃、名店、名品”,着力打造特色街区,推动消费市场持续繁荣。德院天街凭借精准定位与多元业态,成为我市夜间经济的一张名片。
  “我们根据不同节假日,组织不同类型的宣传活动,吸引更多顾客来消费。”德院天街负责人贾峰介绍,德院天街日均客流量超1万人次,日均营业额达30万元,不仅是年轻学生的“社交主场”,更吸引了众多家庭前来体验亲子时光。他们通过差异化布局满足多元需求:网红小吃、国潮饮品吸引学生和市民来消费,亲子手工坊、文创市集则满足了家庭客群的沉浸式体验。
  德院天街的活力不仅源于美食,更在于其打造的复合消费场景。德院天街将餐饮与文创深度融合,引入非遗手作、特色工艺品摊位,并定期举办音乐节、文化市集等活动,构建起“逛吃玩购”一站式体验场景。
  “我们不仅要流量,更要口碑。”贾峰说。为保障服务品质,德院天街建立严格的管理机制:定期组织商户培训,从食品安全到服务礼仪全程把关;引入消费者评价系统,倒逼商户优化服务体验。
  近年来,我市以打造“名宴、名吃、名店、名品”为抓手,通过政策扶持、品牌孵化、街区改造等措施,培育出多个特色消费集聚区。政府通过简化审批流程、提供租金补贴、举办美食节等举措,助力商户发展,擦亮地域IP。
  “餐饮经济是促消费、稳就业的重要抓手。”孟繁云说,未来将深化“特色街区+核心商圈”联动模式,计划三年内培育10个市级餐饮集聚区,推动夜间经济规模突破50亿元,让“烟火气”持续升腾。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夜市小吃“烹”热烟火经济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