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我市地热项目审批从“五案审批”到“一案通行”——
时间省一半 费用降三成
□本报记者石秀秀本报通讯员朱德林王龙春

  2月28日,在天衢新区崇德十一大道,天衢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续建项目地热井施工现场一派火热景象。德州德达绿能热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邢彬彬手持图纸,与施工方调度项目进程。“现在正进行三号取热平台地热井施工,预计5月完工,今冬望月府、雅悦府等居民小区就能用上清洁的地热能供暖了。”邢彬彬说。
  天衢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续建项目规划建设6个取热平台、24眼地热井。“去年底完成了一号二号地热井建设,目前整体施工进度较计划提前了3个月。”邢彬彬表示,项目顺利推进,源于我市推出的“五案合一”审批改革。
  去年3月,德达绿能热力有限公司竞得了天衢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续建项目地热采矿权。邢彬彬笑言,当时整个团队“既喜且忧”——传统审批流程堪称“闯关”,要辗转自然资源、水利、审批等多个部门,依次办理取水许可、采矿许可等手续,还要编制5套方案,每套方案都要上会评审。“专家意见来了改、改了审,一个环节就能卡1个月。”回忆过去经历,他仍感慨不已。
  企业痛点就是改革起点。市自然资源局迅速响应,联合市财政、生态环境、审批、水利等6个部门,全面梳理有关审批流程。“症结”随之浮出水面:原本地热矿权审批要过地热开发利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地热绿色矿山建设、地热尾水回灌以及水资源论证等5道“安检门”,分属不同部门,如同让企业“过五关”,这种多部门管理、多轮次评审、多环节审批,严重制约了地热开发的审批效能。
  经过多方研讨与协商,我市创造性推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五案合一”一件事改革,建立起“多合一”联审机制,变“串联审批”为“并联推进”,企业仅需提交1套地热开发利用综合方案即可。去年7月,《综合方案编制规范》《综合方案审查工作制度》《地热和取水工程联合验收工作流程》等标准制度文件同步发布,探索出地热矿业权审批“方案同步编制、部门同步审查、项目同步验收”“采矿许可证与取水许可证并联审批”的“三同一并”新模式。
  改革成效立竿见影。天衢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续建项目的地热开发利用综合方案评审时间仅用了45天,方案编制及评审费用直降30%。“过去要跑断腿的方案材料,现在‘打包’提交;专家评审会从多轮变一轮。”邢彬彬算着改革账:时间节省了一半,真金白银省了10万元,企业切切实实享受到了改革红利。
  位于天衢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续建项目矿区的安颂科技人工陶瓷髋关节假体研发制造项目也因此受益。去年冬天,为保障车间装修进度,他们原计划购置燃气供暖设备,没想到德达绿能热力公司的审批手续提前完成,10月底就进场施工,12月初实现了试运行供热。“地热供暖不仅稳定,还帮我们省下了近百万元设备投入资金。”项目负责人孙凤轩指着装修临近尾声的仓储中心说:“抢出来的半个月工期,就是市场先机。”
  目前,全市已有天衢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夏津县德兴盛源居等6个地热开发“五案合一”综合方案通过专家评审,形成了可复制的“德州经验”。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时间省一半 费用降三成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