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宁津县构建特色实践育人体系
打造“可触摸的思政课堂”

红领巾宣讲员给研学学生讲解渤海军区教导旅革命先辈的故事


  本报讯(记者陈锟 通讯员高錾)近日,德州市教育局“行走的思政课”及“爱家乡宁津”子品牌启动仪式在宁津县举行。此次活动由德州市教育局主办,各县市区教育系统分管负责人及学校代表共200余人参加。活动以“行走的思政课”为特色,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通过沉浸式研学引导青少年读懂家乡、热爱家乡,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注入鲜活力量。
  自2024年6月“爱家乡宁津”品牌创建以来,宁津县以家乡文化为育人载体,累计开展红色寻访、非遗体验、产业实践等研学活动50余场,覆盖学生超6万人次。活动中,小学生们走进山东渤海军区教导旅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聆听革命故事,感悟忠诚与信念;中学生在宁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智能实训基地操作机械手臂,触摸“智造未来”的科技脉动;非遗传承人手把手教授陶艺、剪纸技艺,让传统技艺焕发青春活力。多元实践场景下,青少年在行走中厚植家国情怀,将“知家乡”升华为“爱家乡”。
  围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宁津县构建起层次分明的实践育人体系,从崔杨抗日战争纪念馆的沉浸式红色课堂,到王世英村现代养殖基地的乡村振兴见学,再到《宁津蟋蟀·杂技寻根探秘》的非遗探源课程,一条条研学路线串联起历史与现代的对话。小学生以乡土认知为起点,中学阶段融入职业理想启蒙,两天深度研学则涵盖红色基因、产业创新与艺术传承,实现“知行合一”的教育闭环。
  这一创新实践与德州市“大思政课”建设同频共振。2024年5月,德州日报社与市教育局联合推出“爱家乡德州”主题思政课活动,通过运河文化讲堂、古城探访、企业研学等形式,吸引全市837所中小学84万余名学生线上线下参与。德州市实验小学学生以“运河故事”“德州扒鸡”为题进行演讲,市政协专家现场互动授课,活动经验被“学习强国”平台推广。
  “思政课的本质是立德树人,‘行走’的形式让教育回归生活、回归实践。”德州市教育局四级调研员姚宏勇在启动仪式上表示。宁津县通过整合红色基地、非遗工坊、智能工厂等社会资源,打造出“可触摸的思政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文化根脉、激发报国志向。宁津县副县长刘汉章向全市学子发出邀约:“期待青少年走进宁津,用行动诠释青春担当,为建设美丽家乡贡献智慧与力量。”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打造“可触摸的思政课堂”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4 版:教育·体育】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