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服务业如何向“新”而行?
——县市区抓项目扩投资促消费系列观察之三

  记者王贺 通讯员韩哲 张梓琪 庞占英 陈璐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过去一年,全市服务业规模日益壮大,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47.1%。2月28日召开的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抓项目扩投资促消费现场推进会议提出,“要狠抓服务业和促消费”。响应市委号召,全市各相关部门迅速行动起来,推动服务业乘势而上、加力提速。当前,县市区如何进一步用好服务业这个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聚焦各地服务业建设运营中的新平台、新项目,可以看到部分服务业提档升级、多元发展的新成效、新方向。
  文旅项目崛起激发消费动能
  春节期间,伴随贺岁档电影《唐探1900》热映,电影实景拍摄地——乐陵影视城与电影同步亮相。影视城“1900年旧金山唐人街”主题园区,7天吸引并带动周边景区景点、商圈接待游客近70万人次。游客们穿梭在复古的街道上,感受着电影中的场景与氛围,仿佛置身于百年前的旧金山。
  如今,距离“唐人街”主题园区不远,更大规模的影旅融合产业园悄然启动。工地上,工程车辆往来穿梭,工人们正忙着进行水系改造和道路管网建设。“未来,这里将建成数字化摄影棚群落、AI光影时尚空间、影视文化拍摄区等多个片区,成为集拍摄、制作、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影视基地。”乐陵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旅局局长刘忠介绍,当地计划用3至5年时间将乐陵影视城打造成中国北方领先的影视拍摄首选地、后期制作集聚地和影视文旅目的地。
  与此同时,齐河县投资超百亿元的黄河文化博物馆群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走进这座园林式建筑群,仿佛穿越时空:曹魏凌云台、北魏永宁寺塔等历代著名建筑等尺度复原,21个主题博物馆错落有致,坤河国际酒店的1000余间客房准备就绪,马戏表演场、会展中心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工程已完成主体建设,大河上下大剧院已封顶,正进行内部装修,相关设备也在安装调试。”项目建设现场,项目投资方、坤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我市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文旅产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推动文化旅游在更高层次深度融合。2024年全市新建成文旅项目26个,总投资56亿元。今年以来,县市区持续创新“百业+文旅”消费场景,促进文旅产品焕新升级,“两河牵手”文化体验廊道及43个在建文旅大项目全面提速,黄河文化博物馆群、大运河文化展示中心等标志性项目有望尽快建成投用,为市民和游客打造独特的文化体验空间。
  数据中心落地壮大数字经济
  天衢新区总投资40亿元的天衢金融中心及数字智慧产业园(金街云谷)项目,一期主体结构现已封顶。走进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进行室内填充墙、安装、装饰装修等作业。“一期全部工程预计今年年底完成。”金街云谷项目一期负责人李明轩介绍,该项目建成后,将包含数字经济产业园(云谷)、金融中心(金街)、中央公园及配套商业等,成为促进我市数字经济和金融服务深度融合的标志性项目。
  从金街云谷向东十几公里,位于陵城区的鲁北大数据中心项目同样进展顺利。这个总投资70亿元的大项目,一期3栋建筑均已竣工,正在进行设备调试。510P算力的智算中心已达到试运营条件,企业孵化大厦、数据标注大楼预计年内完成主体施工。项目负责人孙文治表示,鲁北大数据中心总规划机柜10000架,建成达产后将为京津冀都市圈、环渤海经济圈等周边区域城市提供数据存储、应用、计算等运营支撑服务,并在算力、人工智能大模型、数据要素等众多领域开展合作。
  2024年,我市乘“数”而上,向“新”发力,聚焦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持续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特别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带动作用不断凸显,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根据最新发布的德州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我市今年将加快鲁北大数据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并在算力服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专项招商。目前,聚焦重点产业链,依托产业大脑、数字经济园区等载体,齐河、夏津、乐陵等众多县市区都陆续开始布局建设行业数据中心等各类数字平台,助推数字经济和智能制造加速崛起。
  电子商务火热振兴实体经济
  “朋友们,实木床头柜,只要99元。3月8日来我直播间,特惠只有8小时!”3月6日,在宁津县投用不久的全民共富电商基地,网络主播们正在推销当地产品。这个建筑面积达到3.5万平方米的电商基地,已入驻电商企业60家,同1688、京东、交个朋友等头部电商平台建立合作。 (下转2版)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服务业如何向“新”而行?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时政】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