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德城区打造慈善空间,扩展公益项目——
志愿大集周五见
  

□本报记者李莉 本报通讯员刘飞翔 张莉莉
  2月28日,又逢周五,德城区新湖街道城隍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热闹非凡,第176期“周五志愿市集”如期举行,琳琅满目的服务项目吸引了众多居民驻足参与。
  步入服务中心,跃入眼帘的是“红马甲”忙碌的身影:医疗志愿者正为老年人测量血压,巧手志愿者飞针走线缝补衣物,在理发推剪的嗡鸣声中银发落地。65岁的居民王峰刚测完血压,志愿者就暖心叮嘱:“大爷,您低压65、高压100,血压正常,不用担心。这是我的手机号,如果哪里不舒服可以及时给我打电话。”
  “周五志愿市集”是德城区“善暖社区”慈善空间项目的一部分,旨在对接社区居民需求,通过谋划各类特色慈善项目,进一步拓宽社会公众参与慈善事业的渠道。自2020年起,社区每周五都会举办志愿市集,为辖区居民群众提供测血糖血压、理发、缝补衣物、法律咨询、政策宣传等志愿服务,受益居民上万人。
  作为德城区重点打造的慈善空间,城隍庙社区的慈善空间包含一角公益、社区治理合伙人、红色义仓、亲子绘本室等4个项目。其中,一角公益项目以如何更好地服务、保障社区居民就业为目标,将宝妈、零就业家庭等群体制作的绢花、藤编等手工艺品进行义卖,所得款项全部用于搭建困难群体技能提升及就业创业平台;社区治理合伙人项目创新“公益+低偿”的造血模式,采取免费或低偿的方式为不同群体提供配钥匙、家政服务、缝缝补补等服务;红色义仓项目主要以居民日常需求为导向,吸纳企事业单位加入红色联盟队伍,为困难群众提供生活用品、优惠打折卡等多项服务;亲子绘本室项目则采用公益资金购买、热心群众捐赠等方式配备绘本、图书,为辖区青少年家庭提供亲子阅读的平台。此外,慈善空间还吸纳了社区里的手艺人,他们各自施展传统技艺,为居民解决缝补、义剪、家电维修等生活难题,让慈善服务更接地气。
  截至目前,德城区已建成城隍庙社区“慈善公益坊”、北厂社区“北厂运河印象”、堤岭社区“堤岭助老幸福食堂”3处慈善空间,各社区立足自身特色,在便民服务、技能培训、助老助残、环境美化等慈善领域实现全面提升。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志愿大集周五见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1 版:社会·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