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妇联搭台,家政企业设服务点——
社区里就能学技能找工作

巾帼家政“妈妈岗”招聘专区前咨询者不断


  

□本报记者王秀青 本报通讯员高小燕 庞占英  
  “尚阿姨,今天天气不错,我扫完地扶您去楼下遛遛弯儿吧。”2月20日,禹城家政服务员刘培培送完孩子后准时来到棉西小区尚女士家。
  今年41岁的刘培培有两个孩子,老大上高三,老二上小学,以前在运输公司工作,由于接送孩子上学放学不方便,决定换一个工作。禹城市妇联联合人社等部门开展“春风送岗促就业精准服务暖民心”大型招聘会。刘培培在现场看到“巾帼家政进社区”“妈妈岗”就业指导服务咨询台,感觉灵活的就业岗位非常适合她,就报了名。随后,禹城市新湖社区巾帼家政进社区服务站工作人员与她联系,根据客户需求为她进行精准培训。刘培培点赞:“巾帼家政培训让我有了一技之长,在社区培训,就近上岗,工作家庭两不误。”
  “妇联搭台,我们家政服务企业进驻社区。社区提供免费场地,借助小程序、社区公众平台、居民微信群等发布‘妈妈岗’岗位信息,我们提供家政技能培训,精准服务用户,实现企业、求职者、用户三赢。”禹城市新湖社区巾帼家政进社区服务站负责人王冬波说,今年以来已培训2场,提供育婴师、保洁等岗位200余个。
  “我们全力推进巾帼家政进社区,进一步提升家政服务水平。目前,探索构建‘1+14+N’模式,即以禹城市妇联为引领,覆盖14个城市社区,辐射N个农村社区,形成巾帼家政服务网,打造‘糖城巧姐’品牌,促进‘社区+家政服务’深度融合。”禹城市妇联主席司晓莉介绍,2025年,依托巾帼家政服务站点,计划组织家政服务技能培训100场,并提供“妈妈岗”就业岗位1000个,在社区形成15分钟家政服务生活圈。
  今年,巾帼家政进社区被列入德州19件民生实事。市妇联全面摸底、组织到河北等地学习,积极宣传发动、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目标。“全市选取200个社区建设巾帼家政服务站点,开展家政服务技能培训1000场次以上,提供收纳师、养老护理员、育婴员等‘妈妈岗’就业岗位1万个以上,帮助广大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市妇联主席刘芳介绍,将积极打造“德”字号核心家政品牌,坚持“一县一品”,联合相关部门指导各县市区培育本地特色劳务品牌。
  1月28日,德州市巾帼家政进社区项目启动。德城区岔河社区、陵城区邱家社区等6个社区相关负责人与家政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同时,在禹城市、夏津县先行先试,再全面铺开。夏津县精准了解群众需求以及企业进驻社区难题,发布家政机构清单,搭建“1+18+N”服务架构,打造“鄃心管家”巾帼家政服务品牌。“我们计划年底前,建成智慧化巾帼家政平台1个、综合性巾帼家政进社区服务枢纽1处、家政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处,扶持家政服务机构以连锁的形式参与到巾帼家政进社区行动中来。”夏津县妇联主席王艳琨说。
  为了顺利推进,市妇联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家政服务企业负责人、社区管理人员、居民代表建言献策。“进驻企业务必做好前期调研,我们社区全力配合。”市人大代表、岔河社区党委书记李兆静说。“成事者必有情怀,企业进驻社区,一定盯准群众满意度抓服务,得到认可、形成好口碑。”市人大代表、宝丽洁公司总经理焦文玉希望,部门多创造外出学习机会,借鉴先进地市经验。“如何让家政企业有利润、留得住,是这项工作落地的关键。”市政协委员、市妇联副主席王万英表示,政府搭台出策,社区资源支持,企业全力以赴,各方握指成拳,共同克服人员、场所等重点、难点问题。“巾帼家政进社区,提供灵活岗位,方便就业。”居民王丽敏期盼,此举能给“4050”人员带来更多就业机会。
  截至目前,我市巾帼家政进社区已覆盖50个社区,组织培训48场,提供岗位1500余个。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社区里就能学技能找工作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1 版:社会·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