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天衢新区创新社区“合伙人”模式——
扩大为民服务“朋友圈”
  

□本报记者赵鑫玲
  近日,走进天衢新区长河街道星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早教中心,两位老师正带着十多名不满3岁的幼儿玩着“开火车”的游戏,欢声笑语不断。
  “社区‘合伙人’创办的这个早教中心,对我来说像是一场及时雨。”社区居民王群高兴地说,这里离家仅有短短几分钟的路程,师资力量、环境都不错,“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细致入微的学前教育服务,每天都吃得健康、玩得开心。”
  王群所说的社区“合伙人”,是星凯社区建设文化社区的探索尝试。为有效破解社区服务与居民需求不匹配、社会力量参与不足、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社区通过整合资源满足居民在就业培训、文化娱乐生活等方面的不同需求,采用“公益+低偿+市场”相结合的方式,由社区负责提供场地和组织宣传事宜,“合伙人”依据居民需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用专业服务和优质产品,为居民提供精准化和专业化的服务,实现社区、“合伙人”、居民三方共赢。此外,还通过“合伙人”收益反哺、联合共建等多种途径,为社区的发展治理注入新动能。
  这一创新模式是如何诞生的?这得从去年2月说起。当时,星凯社区举办篝火晚会,现场别出心裁地设置了“微心愿”和“微志愿”打卡区。工作人员把大家的需求一一收集起来,同时把愿意提供“微志愿”服务的人群召集在一起,共同探讨如何将“微心愿”与“微志愿”进行更完美的结合。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逐渐勾勒出社区“合伙人”模式的初步轮廓。随后,社区结合大家讨论的成果,逐步将这一模式落地。
  拿居民想学唱歌这件事来说,社区工作人员在了解到这一需求后,迅速找到了当时在“微志愿”留言的小学退休音乐教师张根英。在征得她同意后,每周三上午,张根英在社区开课,居民可以免费参加,不大的教室被挤得满满当当。星凯社区党总支书记周娜娜感慨地说:“我们始终秉持着一个理念,那就是居民的需求在哪里,社区与‘合伙人’的服务就精准对接、延伸到哪里。”
  2024年以来,星凯社区积极巩固社区“合伙人”的工作成果,面向“一老一小一青年一妇女”全生命周期不同群体,进一步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先后推出音乐、舞蹈、古琴、国画等10余个新项目,探索嵌入式社区、文化社区建设路径。每周定期举办合唱、古琴演奏、读书沙龙等活动,累计超3000人次参与。依托社区“合伙人”这一有力支撑,社区成功组建起了37支文娱队伍。同时,社区还巧妙地嵌入青年夜校、智慧食堂、社区微业等功能区域,搭建全龄友好社区场景。目前,该社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搭建已初步成型,努力把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变为现实。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扩大为民服务“朋友圈”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社会·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