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省政府工作报告十多次提到德州——
“德州元素”频现 凝聚奋进力量

京津冀创新转化(德州)中心揭牌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在天衢新区举行


德州工程职业学院鸟瞰


德州市杂技团大型音舞诗画杂技剧《山水国潮》演出现场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中心院区一期项目正式投入使用


先导科技激光雷达及光电器件产业化项目加速推进


2024年,130万亩地块达到“吨半粮”水平


  

□本报记者王志强 王志冕
  1月20日上午,山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济南开幕。省长周乃翔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到包含德州或与德州密切关联的重点工作,体现了对德州的期望。
  
1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探获全国首个亿吨级富铁矿
  近日,省自然资源厅完成齐河—禹城地区富铁矿勘查资源量评审认定,该区探获富铁矿资源量达到1.04亿吨,成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以来全国首个亿吨级富铁矿资源基地,开创了深覆盖区寻找富铁矿的先河。
  从目前勘查情况看,该区富铁矿资源是我国罕见的高品位富铁矿,具有分布面积广、矿体厚度大、矿石品位高、找矿前景好的特点。省自然资源厅将持续加大富铁矿勘查力度,加强齐河—禹城地区富铁矿成矿理论和找矿方法总结创新,优化工作部署,进一步扩大找矿成果。同时,积极推进该区探矿权出让,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加快勘查进度,推动增储扩储,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作出山东贡献。
  
2
获批首个公办职业技术大学,新增高职院校4所
  2024年4月,省教育厅发布《关于申报设置高等职业学校的公示》,共4所高等职业学校申报设置,其中,德州工程职业学院、山东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入选。
  德州工程职业学院位于天衢新区,全日制专科在校生规模暂定为1.2万人。学校下设智慧交通、信息工程、数字商贸等6个二级学院,首批设有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技术等专业。
  山东文化艺术职业学院位于齐河县,内部实行院、系两级管理,全日制专科在校生规模暂定为7000人。山东文化艺术职业学院以培养传统艺术人才为特色,建有行政办公综合楼、学术交流中心、教学楼组团、实习实训基地等,开设舞蹈、戏曲、音乐表演、舞台艺术设计与制作、文化创意与传播等专业。
3 争取提前启动聊邯长、莱临、德商、日照至五莲高铁前期工作,力争尽早开工
  德商高速铁路即德州市至济南商河县的高速铁路,是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际轨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省“六纵六横”高铁网络的重要出省高铁通道。德商高速铁路西起德州东站,途经陵城、临邑,东至商河南站,全线共设4座车站。
4 积极争取泰安、德州机场纳入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通用机场,开工德州庆云、泰安仪阳项目
  2018年,省政府印发《山东省民用机场布局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民用机场要达到69个;到2035年全省民用机场达到110个。
  根据文件,德州将建支线机场一处,功能定位为旅游机场,冀鲁豫三省交界处物流中心。庆云通用机场项目目前正在进行征地报批和施工图编制。
  
5
加强京杭运河黄河以北段及与小清河联通工程论证
  2024年,《京杭运河黄河以北山东段通航及与小清河连通航道交叉工程方案穿黄工程研究报告》完成专家评审,按照规划,小清河与京杭运河间规划一条二级航道,路线西起京杭运河经过的聊城市阳谷县阿城镇,东至小清河济南港,全长约200公里。
  该线路两次穿越黄河,航道从济南港向西北方向穿跨黄河,向西到达德州市齐河县,再向南经聊城市茌平区、聊城市东阿县等地区后,到达阳谷县阿城镇。
6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实施新兴产业跨越提升行动,抓好济南天岳碳化硅扩产、青岛物元先进封装、德州先导激光、菏泽海辰等项目
  先导科技激光雷达及光电器件产业化项目位于天衢新区,用于开展砷化镓衬底外延生产、器件模组制造和封装测试,填补了传感器件、光电器件产业的空白。项目建成后,不仅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核心芯片技术自主可控,还将推动德州形成全产业链生态体系,进军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第一方阵,打造全国半导体行业一线城市。
  
7
健全对接京津冀、长三角工作机制,规划建设京鲁科创合作平台
  德州是山东省唯一列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城市,被赋予“一区四基地”功能定位。2024年我市共开展京津冀对接活动580余次,成功举办“融入京津冀国企德州行”“朝阳——德州投资合作大会”等活动。积极提供劳务服务,联合京津地区优质企业共同开展订单式培养、套餐式培训,推广校中厂、厂中校等合作模式,已启动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食品产业等4个产教联合体项目建设。聚焦京津冀地区产业特色和实际需求,培育建设10余个特色劳务品牌。
8 强化“德聊吨半粮”“鲁西南”等六大引领区示范带动,健全粮食主产区奖补激励制度,粮食总产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
  2024年,全市夏粮生产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小麦亩单产连续多年全省第一,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38万亩,超出省定任务3万亩。经省级专家对粮食产量实测,130万亩地块达到“吨半粮”水平,平均亩产1579.6公斤。我市坚持不懈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加力推进农产品全产业链发展,持续用好深化改革“关键一招”,现代农业强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
  
9
推动滨州、德州等地热供暖示范
  德州地热资源丰富,最早发现于1980年,勘查开发始于1996年,已探明全市范围内均有资源分布。全市地热资源总量约500亿立方米,占全省的21%。作为山东省地热资源最密集的地区,我市的资源储量、开发利用总量、配套建设回灌井数量和科技矿管水平均居全省前列,其中,开发利用规模居全省首位。近年来,我市在地热水取水许可、回灌技术研发、矿业权出让管理、地热能利用等方面先行先试,取得显著成效。
10 建好上合组织旅游和文化之都,办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
  2025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将在德州举办。为承办好此次大会,我市秉持“办好一次会,带活一座城”的理念,围绕“游原真运河、看黄河风光、传红色基因、学圣贤风骨、展非遗手造、探东盟风情、访枣乡人家、巡千年桑园、品德州美味、赏曲艺杂技”十个主题,培植产业,丰富业态,打造面向京津冀鲁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城市。同时,建好用好重点园区和项目,打造文旅新地标。深化融入全省“四廊一线”布局,实施好黄河、大运河“两河牵手”工程,构建“水上行、岸上游”沉浸式体验新场景。让“跟着赛事游德州”成为新的风景,让“来德州淘古玩”成为“心的愉悦”,构建“主客共享、快旅慢游”的全域旅游格局。
  
11
发挥好济南国际医学中心、9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服务功能
  2022年10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成功获批第四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德州成为省内首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城市。我市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为依托,全力打造区域医疗高地。2024年6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中心院区一期项目正式投入使用,成为山东省首个规模启用、常态运行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开启了德州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新时代。该院与目前亚洲最大的民营医疗机构日本德洲会医疗集团建立起实质性合作,打开了国际化合作渠道。建立了29个医联体,88个专科联盟,成为区域辐射的头部医院,有效推动了优质医疗资源向下延伸。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德州元素”频现 凝聚奋进力量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