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二屯镇因村施策,实行“支部引领+党员带头+农户”发展模式
发展特色产业 壮大集体经济

  本报讯(记者董建新 通讯员朱佳玉)1月7日一大早,德城区二屯镇老渡口村村民王玉池来到金银花种植基地里开始忙活。“金银花不仅药用价值高,而且市场需求量大。”王玉池笑着说,“采摘、管护金银花这活儿,上岁数的老人也能干。丰收时节一天能摘20斤左右,挣100多块钱,最重要的是离家近。”
  二屯镇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立足镇村实际、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强村富民为目标,盘活村级资源资产,加大政策资金扶持,探索创新发展模式,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增加村集体收入。
  以老渡口村为例,该村党支部立足实际,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方式,由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提升资产资源利用效率,村党支部统筹推进农用地、闲散废弃地、“飞地”等农村“三类地”综合开发利用,整理出土地50余亩。同时,为村里老龄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惠及村民50人。如今,在老渡口村,合作社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经营,农户抱团发展、共享红利。同时自建金银花烘干房,采摘后直接进行产品烘干与粗加工,推出金银花茶等特色商品,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带动农民增收。
  “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通过‘支部引领+党员带头+农户’的发展模式,让党支部成为带领村集体发展的火车头。”二屯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邢书瑞表示。二屯镇压实党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加强对村两委班子的培训指导,切实提高他们作为村集体经济发展责任人的意识和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能力。广泛开展调研,摸清全镇村集体经济底数,分析经济强弱点、潜力点,综合分析研判,找准路子、锚定目标,制定村集体经济增收计划。
  不仅如此,二屯镇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资源相融、发展相促”的原则,深入实施“跨村联建幸福家园”建设行动,强村党组织与弱村党组织结对帮扶,以强带弱传授“治村经”。强村利用自身的产业优势和经验,带动弱村发展特色产业,整合跨村土地、资金等资源,实现优化配置,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此外,坚持集体经济为民所享,不断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完善道路、排水、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真正使老百姓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提升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服务力。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发展特色产业 壮大集体经济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8 版:三农·基层】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