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开拓创新 锚定目标加油干
——市委十六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全市引发热烈反响
  

□本报记者 张志宁 唐晓颖
  2024年12月31日,市委十六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举行,部署2025年全市经济工作,突出了“抓紧抓实服务融入重大战略”“抓紧抓实提振消费、扩大投资”“抓紧抓实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等十个方面任务,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第一时间学习会议精神,一致表示将主动作为、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将会议各项安排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德州实践新篇章。
  “会议科学研判当前经济形势,精准部署新一年经济工作,坚定了我们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市发改委主任刘泽华表示,将抢抓政策机遇,及时跟进落实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和省配套政策最新动态,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动力。常态化开展项目谋划,目前已储备政策性资金项目868个。用好国家统一的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平台,鼓励更多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善于在国家战略和国家规划中找定位,围绕国家所需,谋划好“十五五”重大事项和重点项目,争取更多“德州元素”体现到国家、省“十五五”规划中。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禹城市将锚定‘走在前、挑大梁’,以更强决心、更优举措、更严作风推动营商环境全面提质增效,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禹城市委书记苏兰武说,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禹城有信心、有恒心。擦亮“禹快办”营商环境品牌,重点抓好帮办、服务、评议评价、接诉、宣教五大平台建设,为企业营造稳定可预期的发展环境;聚焦生物制造、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选优配强产业链长,推动主导产业链条式增长、集群化发展、方阵型崛起。党员干部深入一线,面对面听取企业意见及建议,真心实意为企业纾困解难。
  科技兴则产业兴,科技强则产业强。“会议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措施有力,为做好今后科技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市科技局局长井为民介绍。2024年,我市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总抓手,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打通堵点、接续断点,科技攻关不断加强、创新主体不断壮大、平台载体加快建设、人才支撑更加坚实。下一步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以更大力度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努力开创科技强市建设新局面。
  新质生产力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我市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高端装备等七大主导产业稳步发展,连续4年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新质生产力动能澎湃。“会议明确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现路径,我们将坚持先进制造业立市强市不动摇,聚焦提升13个标志性产业链发展质效,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市新型工业化促进中心主任刘红表示。具体工作中,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目标,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聚焦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方向,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化发展,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夯实产业基础。
  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会议要求“抓紧抓实改革开放”,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关键一环。2024年,德州国际陆港启用,改变了德州没有铁路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的现状,推动了港口功能延伸至内陆,为鲁西北及周边地区对外贸易提供物流新通道、新途径。“当前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对外贸易面临不少挑战,我们将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在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上贡献海关力量。”德州海关关长燕华农说。德州海关将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指导企业用足用好RCEP、AEO高级认证、减免税等惠企政策,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全力支持德州国际陆港高质量运营,持续丰富功能配置,构建多式联运物流体系,为德州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提供坚实基础。
  提振消费、扩大投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拉动作用。在陵城区,他们通过举办年货节、“名店名菜(特色菜)争霸赛”、新能源汽车下乡等系列活动,有效推动了消费扩容提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增长。陵城区商务局局长位龙田表示,将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坚持“政策+活动”双轮驱动,进一步细化工作举措,重点打造一批重点商圈、提升一批特色街区、点亮一批“夜经济”集聚区,全面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积极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全力推动消费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庆云县常家镇是全市重点打造的11个特色镇之一,该镇通过放大产业优势,建设专业产业园区,引进龙头企业,形成了电力器材生产加工及储能全产业链。在常家镇党委书记孙艳东看来,会议凝聚了思想共识,提振了发展信心,尤其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指导性。新的一年,常家镇将科学制定工作计划和具体落实举措,抢抓庆章高速、津潍高铁和国道205拓宽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机遇,深入谋划新能源示范区和东部高速经济带建设,形成“一区一带”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同时通过“绿电”引领,加快启动“绿电村”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建立全市首个家庭农场,实现规模化经营;与农业科研院校搞联合,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临邑县种粮大户魏德东16年来深耕农业生产,种植规模从最初的6亩发展到2000余亩。会议在扛牢安全和耕地保护责任、扎实推进整区域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等方面的一系列部署,让他发展的信心更足了。魏德东认为,实现“藏粮于地”,高标准农田建设是重要举措之一,建设高标准农田提升了地力,提高了机械化水平,增加了粮食单产。“我市正创建全国第一个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区,整市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这是农业发展的新机遇,我们将积极利用科技手段多种粮、种好粮,把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稳更牢。”他表示。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开拓创新 锚定目标加油干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要闻·综合 广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