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风雅唯美的“亚岁”

记者 王志伟 摄


  

□聂顺荣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我国古代很重视冬至,当作一年中较大的节日来过,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在华夏五千年文明进程中,冬至逐渐形成了风雅的文化,值得细细品味。
  内涵丰富的别称。古时冬至有很多别称,如:“亚岁”,古代过冬至节,其隆重仅次于过年,故称。如曹植《冬至献履袜颂表》:“亚岁迎祥,履长纳庆。”“南至”,因冬至日太阳行至最南而得名。如《左传·僖公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短至”,因冬至日白天最短而得名。《礼记·月令》:“是月也,日短至。”“长日”,因冬至后,白天变长而得名。《礼记·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严节”,如梁元帝《纂要》:“冬日玄英……普曰严节。”“一阳生”,冬至后始生阳气,故称。唐代杜牧《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诗:“远信初逢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冬节”,《南齐书·武陵昭王哗传》:“冬节问讯,诸王皆出,哗独后来。”
  意境唯美的诗词。冬至时节,文人们往往借景感怀。唐代诗人戎昱《谪官辰州冬至日有怀》:“去年长至在长安,策杖曾簪獬豸冠。此岁长安逢至日,下阶遥想雪霜寒。梦随行伍朝天去,身寄穷荒报国难。北望南郊消息断,江头唯有泪阑干。”诗人身处南方,冬至日抚今追昔,感慨顿生,不由得泪流满面。宋代范成大的《满江红·冬至》则描述了冬至节气与亲朋一起欢聚的情景:“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清昼永,佳眠熟。门外事,何时足。且团圞同社,笑歌相属。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韵味无穷的谚语。民间流传着许多冬至谚语:“冬至西北风,来年干一春”“冬至打霜来年旱”“冬至有霜,腊雪有望”“冬至有霜年有雪”“冬至无雨一冬晴”“冬至无雨,来年夏至旱”等等,这些是人们根据冬至时节的风、霜、雨、雪情况,判断未来天气的;“冬至馄饨夏至面”“冬节丸,一食就过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冬至到,吃水饺”,这是体现冬至食俗的;“寒风萧萧冬至到,暖身进补正当时”“冬至进补,春天打虎”“冬至萝卜夏至姜,适时进食无病痛”,这是提醒人们养生的。这些谚语通俗易懂,引人回味。
  寓意深远的风俗。我国古代很重视冬至,这一天要举行祭天、祭祖、拜师、贺冬等庆祝活动。祭天是期望苍天庇护万民。祭祖以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和感恩。冬至堪称中国最早的教师节,在古代不少地方要举行祭孔拜师仪式,行衣冠拜师礼。拜师活动传承了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贺冬,在民间,这一天南方有吃冬至米团的习俗,北方则有宰羊、吃饺子、包馄饨等活动。
  数九、画九的习俗。民间习俗,从冬至这一天开始数九。九为极阳之数,一九有九天,共有九九。古人认为,九九八十一天之后,寒冷远去,春天开始,“九尽桃花开”。从数九开始,意味着寒冷的冬天真正来临。古人心思细巧,极尽风雅,不仅数九,而且喜欢“画九”,民间有绘制“九九消寒图”的习俗,浪漫雅致,极富情趣,深得文人雅士喜爱,连闺中女子也会用胭脂点染梅瓣……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风雅唯美的“亚岁”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柳湖】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