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夏津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贾凯涛——
用艺术点亮听障孩子梦想

贾凯涛教授学生刻瓷技艺。记者马乐摄


贾凯涛带领听障学生创作百米剪纸长卷《党史中的巾帼力量》。记者刘振兴摄


  

□本报记者马乐 董天力 本报通讯员宋伟宾 邹超
  自幼失聪,却从未放弃同命运抗争;苦练绘画,如愿考取理想大学;三尺讲台,用所学照亮学生们前行的道路——他就是夏津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贾凯涛。
  11月28日,见到贾凯涛时,他正带领听障学生们学习刻瓷。只见他不时用手语指导,或是握刀方法,或是刻制技法。学生们一手持刻刀,一手持小锤,认真练习,伴随着叮叮当当的清脆声响,优美的图案定格在瓷器表面。
  虽然世界早早给这些听障学生按下了“静音键”,但贾凯涛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这群特殊的孩子打开一扇近距离感受艺术魅力的窗口,用爱心和专业帮助他们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幼年失聪 以无声画笔描绘有声世界
  1990年,贾凯涛出生在夏津县宋楼镇姚庄村。在父母眼里,他从小是个聪明的孩子,不但早早开口说话,还会唱简单的儿歌。因3岁时患病用药不当,导致听力受损,在此后的2年里逐渐失去了听力和语言能力。父母不甘心,带着他四处求医问药,但也回天乏术。
  在无声的世界里,贾凯涛感到孤单,没有朋友,只有姐姐陪他玩耍。1997年,贾凯涛到了该上学的年龄,父母多方打听,得知夏津县渡口驿乡三屯村有一个学校,校长叫袁敬华,可以让聋哑孩子说话,他们二话不说,带着贾凯涛去报了名。
  每周5天,吃住在学校,同学都是聋哑孩子。最让贾凯涛难忘的是袁校长对他们的照顾。“她既是老师,也是妈妈。”贾凯涛用手机打字告诉记者,白天袁校长教他们练习发音和看口型读唇语,为他们做饭、洗衣服,半夜还会起来给他们盖被子,给了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学校成了贾凯涛的第二个家。
  经过4年的学习,贾凯涛学会了发音,可以说简单的词语。为了让他今后有更好的发展,袁敬华找到他的父母,建议送他到济南特殊教育中心接受更加系统的学习。离校之前,贾凯涛抱着袁敬华流下了不舍的眼泪,并牢牢记住了她的叮嘱:“好好学习,做有用的人。”
  在济南,贾凯涛接受了从小学到高中的教育,不但有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还有绘画、工艺美术等艺术课程。在老师的指导下,贾凯涛学会了速写、素描、水粉等美术基本功。他对色彩十分敏感,并且善于捕捉细节和生活中的美,大自然的绚丽多姿、人们的一颦一笑……都被他画得活灵活现。他将绘画当作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努力发光 用所学回馈母校
  “上帝给我关上一扇门,自己就去推开一扇窗。我喜欢画画,上了大学才会有更好的前途,才能成为有用的人。”贾凯涛下定决心考大学,不分昼夜地练习绘画技巧。为了学好文化课,他坚持早起晚睡,早上雷打不动地背古诗和英语单词,晚上做试卷复习知识点。2013年,贾凯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郑州师范学院学习美术学专业(艺术设计聋人方向)。
  在大学里,除了学习技能,他还收获了一份真挚的爱情。同班同学孙杰是安徽人,因为小时候一场意外听力受损。相同的经历让他们惺惺相惜,大学毕业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婚后一起回到了夏津。
  那时母校夏津特教学校正在招聘老师,贾凯涛决定回去做一名老师。“对于残疾孩子来说,艺术教育可以帮助他们用独特的方式展示内心世界,也能让他们发展自己的才能,提升自我认同感。”袁敬华说,“我的学生能回来为家乡的残疾人教育事业作贡献,感觉特别自豪。”
  2017年,贾凯涛正式入职,负责教授听障学生工艺美术课程,包括刻瓷和剪纸。刻瓷是集书法、绘画、刻镂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用特制刀具在瓷器表面錾刻出山水、人物、花鸟等艺术形象。早在初中阶段,贾凯涛便接触到这门技艺,还曾专门到淄博跟随工艺美术大师王一君学习刻瓷刀法。大学期间他创作的《夏津·润超油脂》系列作品,获评郑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毕业设计创作作品展一等奖。
  “听障孩子们很适合学习刻瓷,他们不受雕刻过程中各种声音影响,可以完全沉浸其中。”贾凯涛写道,回到母校看到这些孩子,他仿佛看到了过去的自己,深知残疾人在生活中的不易,他将全部精力用在了教授学生上。
潜心教学 做听障孩子的引路人
  在工艺美术教室里,放置着贾凯涛和学生们的精美刻瓷和剪纸作品。精美细腻的刻瓷盘、栩栩如生的剪纸画,许多曾在省市级赛事中获得奖项,令参观者无不感叹。对于每件作品贾凯涛都能清楚地记得作者的姓名,也能细数创作历程中的点点滴滴。
  无论刻瓷还是剪纸都是细致活,孩子们刚刚接触时,往往不敢落锤下刀,也常常会因为学得慢、学不会而沮丧和烦躁。贾凯涛教学时温柔而耐心,总能及时帮助他们找出问题的关键,通过手语悉心指导并给予鼓励。时间久了,学生们越来越自信,作品越来越生动,脸上的笑容也变多了。15岁的王蓝丰刚刚学习刻瓷3个月,就已经能够熟练地掌握技法,独立刻制简单的作品。“我很喜欢刻瓷,每当完成了新作品都会很开心,越来越自信。”王蓝丰在纸上写道。
  教授专业课之余,贾凯涛也会抽时间带着学生们打篮球。“上大学是残疾人获得良好教育、融入社会的一个重要渠道。通过大学,人生能够变得更加精彩。”他总是这样打手语告诉孩子们。学生李莹在贾凯涛的影响下,奋发图强,顺利考入天津理工大学服装设计专业。“起初我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了解了贾老师的经历,我知道了未来的路应该怎样走。”她写道。
  今年是贾凯涛成为特教老师的第7个年头,多年来的努力付出也结出了累累硕果。他与学生共同创作的《党史中的巾帼力量》百米剪纸长卷被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永久收藏;《玉兔系列》刻瓷作品在山东省工艺美术博览会暨“山东手造”精品展上获得金奖,刻瓷作品《赤壁怀古》获得银奖。他自己也成为德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夏津县聋人协会主席。
  如今贾凯涛的家庭生活美满幸福,已经是两个健康孩子的父亲。“要对生活始终保持乐观的状态,我相信只要努力,每个人都能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他用手语表示。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用艺术点亮听障孩子梦想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1 版:社会·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