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聚力攻坚 向绿而行
——我市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生态德州,美丽如画。记者刘振兴摄


马颊河平原段水清岸绿、河畅景美。 李巍仑摄


  

□本报记者董天力
  时下,来到平原县马颊河辛桥滨河公园,远处清淤扩挖后的马颊河愈发宽阔。公园里,“凝聚点滴力量守护海清河晏”的标语清晰醒目。依河修建的亲水平台和浮雕景墙、沿河曲径等景观小品,已成为城区及河畔周边群众游玩健身的好场所。
  从原来“人人避而远之”到现在“人人向而往之”,马颊河(平原段)的巨变,正是我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最好见证。
  “近年来,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大力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促进绿色环保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群众最有幸福感的公共产品。”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岳红星表示。
科技赋能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记者在市生态环境局齐河分局智慧联动室看到,工作人员坐在电脑前,就能对全县涉气企业进行在线监控等实时检查,实现24小时在线管理。“我们这套系统依托'互联网+人工智能’监管模式,将全县污染源企业纳人‘一个库’平台管理,即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智慧监管系统。”齐河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办公室主任张宇介绍,该系统自投入使用以来,全县已有430余家企业安装企业端,在污染源在线监控等系统的助力下,执法人员可通过山东环境执法APP开展非现场执法和“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今年以来,非现场执法次数已达240余家(次),线上整改问题数量达40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近年来,我市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过程中,强化科技赋能,为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插上科技翅膀。
  打好蓝天保卫战。为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市生态环境局以更实举措构建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今年以来,我市突出抓好扬尘源、工业源、移动源污染治理,推进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合物协同减排,开展建筑工地、道路扬尘、非道路移动机械、餐饮油烟等问题排查,目前已督办整改各类问题711个,开展重型柴油车联合路检路查771辆次、集中停放地入户抽检2179辆次。
  打好碧水保卫战。市生态环境局加强断面水质监管,紧盯在线监测平台,根据在线数据对水环境形势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督促相关县(市、区)解决,做到细小问题不放过,及时消除环境隐患。推进入河排污口整治,组织各县(市、区)开展排查、监测、溯源、整治。开展冬春季水环境质量巩固提升工作,联合有关部门围绕雨污合流管网改造、城镇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生态补水等11个方面,对影响河流水质或可能影响河流水质的隐患问题进行摸排。
  打好净土保卫战。市生态环境局会同市自然资源部门组织专家开展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评审,动态调整更新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印发《德州市2024年度“无废城市”建设工作任务分工表》《德州市“无废细胞”建设评价指南(试行)》,建立全市“无废细胞”建设清单,全面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今年前9个月,我市环境空气综合指数为4.36,同比改善2.2%;优良天数比例为61.7%,同比增加11.9个百分点,优良天数比例改善幅度列全省首位。全市6个主要河流国控断面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为66.7%。水环境质量指数5.27,列全省第4位,同比改善1.3%,列全省第4位,是有监测数据以来最好成绩。
要素保障 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叉车来了,叉车来了。”随着警示音响起,一辆电动叉车缓缓驶来,没有发动机的轰鸣声,也不见呛人的尾气排出。放眼望去,车间内搬运车、牵引车、升降车、清扫车等新能源机械往来穿梭,工作环境十分整洁。这是日前记者在景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的一幕。
  “为解决大批运输车辆污染排放难题,我们在企业、园区推出‘共享电叉车’服务,企业不需要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购买电动叉车,也不用为维修保养等问题担忧。采取年租、月租、日租,甚至按小时租赁,既降了中小企业使用门槛,也从根源上破解了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排放难题。”海沃达(山东)产教融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养田说。
  为深入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清洁化替代,我市专门构建了由市级分管领导挂帅,环保、宣传、财政、市场监管等部门专班协同推进的“1+N+1”工作机制,坚持任务目标化、目标责任化,做到工作有章可循。
  非道路移动机械清洁化替代的路径探索,折射出我市不断优化政务服务,强化环境要素保障,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的信心与决心。
  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一窗受理”“市域通办”,落实生态环境系统“市县同权”,实现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提升。简化审批流程,取消建设项目环评登记表审批,推行自主备案和自主验收,实现企业“零跑腿”。主动对接各重点项目指挥部,持续推进“一次办好”改革,全面强化“三线一单”数据库应用,为德州市重点项目落地建设提供政策支持。
  通过推进减排工程、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等措施,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量,腾出污染物排放指标,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需求。积极稳妥推进EOD模式创新,以投资带动环保产业发展。目前,乐陵、齐河、天衢新区EOD项目已入选省级EOD试点,其中乐陵市项目还被列入国家级第二批EOD试点。
  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和试点建设,全市7个园区获批建设省级生态工业园,8家企业入选省级生态环保产业百强企业,3家单位入选省级环保管家、环境医院试点,两家单位入选省级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试点,创建和试点数量均居全省前列。以示范创建为引领,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强化生态保护与修复,全力打造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态功能区。截至目前,全市获得各类生态创建命名地区10个,列全省第三;国家“两山”基地数量两个,列全省第一。
严格监管 筑牢执法“防火墙”
  今年2月,市生态环境局德城分局与衡水市生态环境局景县分局就跨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工作达成一致意见。双方商定,将突破行政区划制约,坚持“信息共享、管控共商、责任共担、联防联控”原则,建立同域共责、同步管控、联防预警、统一评估机制,在技术合作交流、移动源污染联治、大气信息共享等方面加强协作,开展联合执法检查、环境纠纷调处、应急突发事件处置等工作。
  “我市作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 36’城市之一,10年来,不断提升污染防治精准化水平,持续强化执法监管,不断优化监督执法方式,寓服务于监管之中,与周边省市肩并肩治理环境污染,已成为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的积极参与者、重要贡献者。”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支队长傅春生表示。
  据了解,市生态环境局重点围绕打击在线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等开展系列综合执法,积极开展“两打”行动,严厉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2021年以来,共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35件,刑事立案26件。两轮次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反馈我市的137项问题,已整改完成128项,其余均达到序时进度。在全省率先建立市级生态环境保护督查机制,截至目前已开展两轮,切实解决了一批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落实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对全市纳入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的企业实行分类监管、差异化监管,加大正向激励力度。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智慧监管系统应用,充分利用在线监控、热点网络、无人机等非现场执法方式,减少现场执法检查频次。开展柔性执法,明确轻微免于处罚情形,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分类施策,对违法行为轻微、无环境影响后果、符合免罚条件的行为,依法实施免罚,督促企业立行立改。
  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开展环境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和化工行业环保设施安全整治提升专项行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决守牢环境安全底线。开展辐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严格项目审批和安全许可证办理,及时对废旧放射源进行收贮,确保放射源始终处于可控范围。
  “我们将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中向好,聚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样板区,坚决防范化解重大生态环境风险,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努力谱写美丽德州建设新篇章。”岳红星表示。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聚力攻坚 向绿而行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建设生态文明 呵护碧水蓝天】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