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德原街道以三产融合为导向,做强农产品深加工——
强链赋能“智农食谷”蓄势崛起

位于德原街道的德州市应急物资储备及冷链物流保障基地项目建成投产


“智农食谷”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已成规模


  

□文/图本报记者 刘春杨 姜伟 本报通讯员 张大伟 林海青
  离城市不远,离自然很近,一张蝶形示意图展示了平原县德原街道的产业规划:沿省道323线主轴而建,自东北向西南延伸到主城区,如蝴蝶之躯;粮食加工、蔬菜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等七个功能区紧密衔接,如蝴蝶之翼。
  9月24日,德州日报采访团来到德原街道,被这只“蝴蝶”吸引,深入“智农食谷”,看它如何振翅起舞。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3年来,德原街道将“双镇百村”特色镇建设融入平原县发展大局,强一产、优二产、活三产,大力培育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促进三产融合、产城融合。
  截至8月底,德原街道19个特色镇重点项目已全部开工,完成投资12.7亿元。辖区内重点企业完成营收93.4亿元,其中特色产业企业完成营收80.7亿元。全市特色镇建设工作考核连续2年位列全市一等。
载体赋能蔬菜产业由大变强
  6500余个大棚年产蔬菜1.5亿公斤,辐射带动周边乡镇6300余名从业者,人均收入6.8万余元
  德原街道是远近闻名的“西葫芦之乡”,蔬菜种植基础广泛,并形成一定规模。近几年,该街道不断引进各类名优特蔬菜品种,促进产业提档升级。
  在慧莹蔬菜种植家庭农场,香蕉西葫芦又进入了育苗期。这种金色外皮的西葫芦,去年秋天开始试种,今年春天收获颇丰。
  “新品种营养丰富、产量也高,能生吃、口感好。”农场负责人崔吉彬展示之前拍摄的视频,只见他掰下一根香蕉西葫芦,直接咬了一口,像吃水果一般。
  香蕉西葫芦市场售价每公斤能卖到8元左右,而普通西葫芦每公斤仅2元。“春天那批主要销往南方一线城市,每天发货量有3吨,亩均收益近10万元,明年我们打算再扩大销路。”新品种、新观念让崔吉彬尝到了产业甜头,也有了来年盼头。
  “蔬菜产业是我们的基本盘,必须牢牢稳住,确保这个富民产业不走下坡路。”德原街道党工委书记林春冉说,让传统产业保持优势、焕发新活力,他们主要抓了两项工作重点:
  党建引领。成立坊欣蔬菜产业链联合党委,由县蔬菜和水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担任首席政府服务官,在育苗、农资、种植、销售等环节统一指导,提高蔬菜附加值,实现菜农和村集体“双增收”。
  平台运营。成立平原县育丰蔬菜专业合作社,整合600亩土地,投资建设生态蔬菜产业园区,80个高标准蔬菜大棚主要种植五彩椒、网纹瓜等利润高的好品种,带动蔬菜产业提档升级。
  如今,蔬菜种植已成为德原街道富民增收的主导产业,6500余个大棚年产蔬菜1.5亿公斤,辐射带动周边乡镇6300余名从业者,人均收入6.8万元。
聚焦聚力“智农食谷”龙头高昂
  辖区企业15大主导项目总投资23.52亿元,年销售额118.95亿元,利税3.1亿元,带动就业4200余人
  德原街道农副产品资源丰富,37家企业中食品加工企业就有16家。总投资40亿元的福洋生物、宜瑞安食品配料、军粮食品产业园等7大主项目已建成投产,初步形成食品加工类特大产业集群。
  在德州和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厂区,空气中弥漫着粮食发酵的香甜气味,一粒粒玉米被科技赋予了“72变”。
  从脱粒开始,变成了淀粉、葡萄糖酸钠、赤藓糖醇等,应用到有机酸、功能糖、新材料、蛋白饲料等7大领域,产品畅销全国及东南亚、中东、欧美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生物制造产业如看不见的“芯片”,带领企业生产迈向更广阔的领域,也带动了特色镇产业升级、农民增收。
  高端淀粉及精深加工项目将新增100万吨玉米加工能力,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福洋生物的整体玉米加工量达到200万吨,带动周边400多万亩玉米种植,接近全市玉米种植面积的一半,年可帮助农户增收2亿元。同时,推动了畜牧养殖、食品加工、包装物流等多业态发展,擦亮了平原县“全国淀粉深加工产业集聚区”名片。
  在和盛食品有限公司自动化肉鸡屠宰流水线上,工人们将一只只白条鸡按照不同部位进行分割,新鲜的鸡产品通过冷链运输和再加工,最终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
  企业负责人卞耀农介绍,两条生产线每天可宰杀肉鸡25万至30万只,日产鸡产品最高700吨,冷藏能力3000吨。公司产品主要供应给沃尔玛、联华等大型商超,是双汇、金锣、德克士等企业的重要合作伙伴,2023年销售额18亿元,今年产销规模将稳步扩大。
  在特色镇创建中,德原街道逐步构建起育种、孵化、育雏、养殖、饲料加工、屠宰分割的畜禽养殖全产业链条。依托食品加工类产业集群,特色镇辐射带动周边村庄4200余名劳动力就业,让更多群众有事干、有钱赚。
产城融合新业态带来新机遇
  德百商圈、奇石园、电商产业园已建成,投资12.7亿元的航空产业园建设中
  坐落在德原街道的德原通用机场,是德州通用航空产业园的重要组成部分。1000米的主跑道一侧,停放着6架轻型飞机,白色的机翼在阳光下闪耀着银光,潜力巨大的低空经济正蓄势启航。
  航空产业园总投资12.7亿元,计划2027年底完成建设,将在航空服务、飞行培训、低空无人机物流和产业链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预计年营收1.37亿元。
  除了航空产业园,德原街道还有德百商圈、奇石园、电商产业园3个新兴业态。主动对接服务,整合各类资源,加大村企交流,做大做活商圈经济的同时,积极发展近郊旅游,辐射带动家庭农场采摘、研学等三产,今年暑期日客流量超万人。近郊产业融合地成了网红打卡地,三产也成为聚集人气、带动一二产发展的新引擎。
  为更好促进产城融合,特色镇在功能复合上下足了功夫——
  小镇会客厅投入使用,具备人力资源、投融资服务和电商平台展销功能;
  建设幼儿园、阅览室等配套服务设施,设有幸福驿站、灯塔书屋、幸福食堂等12个特色功能区;
  社区创新工作法改变了此前粗放的管理模式,助力街道构建起城市治理体系……
  至此,德原街道全力打造的北农南科“两极驱动”特色小镇发展格局已经形成。北农,是以食品深加工为主导产业的“智农食谷”;南科,是以高端装备智造、现代科技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未来科技”。南北特色镇同建,成为街道最鲜明的底色,也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同心同向攻坚克难练精兵
  完成7个村庄1个企业4000亩地的迁占任务;建成13个村2700余套安置房,确保群众顺利上楼
  德原街道挂牌成立刚满4年。2020年8月,原坊子乡和开发区合并为德原街道,因介于德州市主城区与平原县主城区之间而得名,涵盖农村、城市、项目区等领域,具有半城半乡的特点。
  2021年全市“双镇百村”特色镇开始创建。“印象最深的是入村调研,当时机关干部是两套班子,办公室会先问,是调研老坊子乡还是老开发区?”林春冉说。
  不仅如此,当时还面临着特色镇创建、迁占、回迁等繁重任务。“必须把干部和群众的心聚起来、劲鼓起来!”林春冉说起这段经历激情满满,“为此,我们确立了一个目标、七项重点、一条主线的工作总基调,边抓事、边抓干部。”
  “一个目标”是指进入全县第一方阵,“七项重点”是指服务二次创业和开发区项目落地、特色镇创建等,“一条主线”指机关自身建设,成立特色镇创建、民生服务等14个重点工作团队,班子成员带头冲锋,工作团队合力攻坚。
  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块聚,人在事上练。3年来,德原街道特色小镇建设连克三个难关:
  2022年4月,平原县开发区“二次创业”启动区建设,德原街道6月启动迁占,8月底清场,完成7个村庄1个国有企业4000多亩地的迁占任务;
  2022年8月,启动临武高速全长9公里迁占,涉及占地1200余亩、坟地280座、大棚190个;
  2023年初,启动特色小镇小八里村回迁,以最短时间完成13个村庄2700余套楼房的安置任务,确保群众顺利上楼。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德原街道充分发挥政策引导、搭建平台、提供服务的作用,高标准抓落实,紧盯项目安置,让企业安心发展,让百姓安居乐业。当前,平原县农业科技智能装备产业园(一期)建设项目、数字产业学院项目建设正在推进,干部们正马不停蹄服务项目落地。
  特色小镇建设最终落脚点在“人”上。借力而为、乘势而上,德原街道在核心地段落地三产、旅游、商超项目,让群众共享到了特色镇的建设成果。产城人全面融合,就是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南北特色小镇也将振翅高翔、同频共舞。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强链赋能“智农食谷”蓄势崛起
  本文所在版面
【第 2 版:要闻 广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