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团结如诗 奋斗如歌 繁荣如画 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德州实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


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文艺汇演


鲁疆各族青少年德州行活动


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民族村——禹城市桂庄村


  编者按近年来,德州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全域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为抓手,深化“同心德汇·和融州城”品牌建设,创新实施“花开州城石榴红”五大工程,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德州特色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路径。
德城区:“六维聚力” 打造城市民族工作“首善之区”
  德城区深入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探索城市民族工作“首善之区”新路径。
  聚力共居共享,打造互嵌式幸福家园。引导各族群众打破传统居住观念,推动空间互嵌。立足城市社区特色,打造历史共情型、暖流共助型、文化共享型特色互嵌式社区品牌矩阵。依托小区长廊、凉亭等景观,建成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休闲场所、展览室、文化墙。
  聚力共建共治,构建互嵌式治理体系。围绕“党建+民族团结”工作思路,构建“各级党委+基层党组织+党员中心户+共驻共建单位”的基层治理体系,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会。
  聚力共融共乐,搭建互嵌式文化阵地。打造桥口水兽旱船、小锅市高跷等民俗文化品牌,建成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4处、民族文化广场4个、民族文化书屋2个、民族团结主题公园1处,举办“红石榴”相亲大会、“民族团结杯”健步行等活动。
宁津县:“三融”工作法 构建“同心宁聚”共有精神家园
  宁津县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绘就“同心宁聚”新画卷。
  以红色文化“融情”。挖掘山东渤海军区教导旅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红色文化内涵,创作《日出渤海照天山》宣讲舞台剧,多次赴新疆巡演。培育“石榴籽”红领巾宣讲员队伍,制作56块宣传展板,在全县各中小学巡回宣讲展出。
  以非遗传承“融合”。深挖杂技、蟋蟀等特色非遗文化,开展非遗赶大集、“红石榴”惠民演出等活动。举办“红石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公益课堂,开设10余种中国传统乐器教学课程,让各族青少年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以传统风俗“融心”。将传统节日作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举办“中华民族一家亲粽香情浓庆端午”等活动,组织各族群众共庆传统佳节,共品家乡美食,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
武城县:“三个三”管理机制 抓实“红石榴”公益岗建设
  武城县借助城乡公益岗平台,在全省率先探索推进“红石榴”公益岗建设,打造共建共治基层民族事务治理新格局。
  围绕“三有”凝心聚力,增强基层力量。印发相关文件,围绕“有人抓、有人管、有保障”的“三有”目标,配备“红石榴”公益岗人员400余人。
  围绕“三育”重点提升,强化专业素质。开展自学式教育,学习《山东省民族工作条例》等资料。开展活动促学式教育,组织公益岗人员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等活动。开展课堂式教育,各镇(街)定期开展各类培训,对公益岗人员进行培训。
  围绕“三类”管理制度,提升履职实效。建立每月上中下旬“三纪实”制度,压实工作责任。镇街统战委员和村党支部书记负责监督检查和管理考核,县委统战部通过抽查、暗访等方式进行监督。将公益岗人员履职情况与月绩效考核挂钩,将其打造为群众身边的宣传员、调解员、服务员。
陵城区:“三个一”打通基层民族事务“最后一公里”
  陵城区作为全市民族工作重点县,创新“三个一”工作法,谱写“和美陵城”新篇章。
  出台一个文件,推进基层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印发《陵城区民族事务执法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方案》,13个乡镇配备民族工作专职人员26名,678个村全部配备民族工作网格员。探索开展行政执法现场模拟演练,以案说法锤炼基层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和水平。
  建立一个阵地,推进基层民族事务服务精细化。打造民族镇村产业化品牌集聚地项目会客厅、矛调工作室、“红石榴”服务岗、业务办理专窗“四位一体”的“同心陵距离·红石榴”服务之家,提供咨询问策、业务办理等多项惠企惠民服务。
  完善一项制度,推进基层民族事务管理规范化。健全完善申请服务承诺制,进一步减环节、压时限,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民族、市场监管等部门协同一体,开展清真食品市场执法检查,织密食品安全防护网。
齐河县:文旅融合 推动各民族互嵌式发展
  齐河县立足文旅资源优势,助力构建互嵌式社会环境,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稳步推进。
  筑牢生态基底促共富。先后建成运营泉城海洋极地世界、欧乐堡梦幻世界等旅游项目,打造齐河县中国驿·泉城中华饮食文化小镇、和乐果蔬采摘园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黄河文化博物馆群、黄河国际酒店等项目正在建设,带动全县3000余名各族群众就地就近就业。
  打造本土特色促共富。挖掘黄河文化、黑陶文化等乡村文化资源,整合本地特色农产品,举办黄河湿地马拉松比赛等活动,吸引各地游客。其中,山东圣喜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建设民族特色美食街,获评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传承文化技艺促共富。加大非遗传承,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开发手造资源,建成非遗工坊10处,展销专区30处,带动各族群众2万余人就业,经济效益累计达4000万元,实现以旅富民、齐心共富。
夏津县:实施“三润”行动 走出铸牢宣传教育特色路
  夏津县通过实施“三润”行动,推动铸牢宣传教育常态化。
  实施“筑基润苗”行动,搭建多元宣教阵地。在第二实验小学、平安湖幼儿园试点建设青少年“筑基”工程示范学校,打造“榴红乐雅”“榴椹百籽润童心”等品牌矩阵。依托山东齐鲁棉花博物馆等铸牢教育实践基地、各族青少年同心交流基地。开设“道中华·齐鲁行·夏津游”研学线路5条,筑牢团结根基。
  实施“文旅润心”行动,讲好融合发展故事。大力弘扬古桑文化,连续举办17届椹果生态文化节,在清漪公园、颐寿园景区打造主题广场3处、“同心林”1处,在德百旅游小镇、颐寿园等景点开展彝族火把节活动,年吸引各族游客320万人次。
  实施“产业润疆”行动,拓宽东西合作路径。动员夏津县民营企业加强与新疆地区的经济交流合作,目前全县10余家棉纺织企业在新疆注册发展,累计帮扶6000余名各族群众就业。
禹城市:画好“红绿蓝” 推动民族镇村高质量发展
  禹城市创新实施“红绿蓝”民族镇村整体提升行动,十里望回族镇金庄村、梁家镇桂庄村等先后获评省乡村振兴示范民族村。
  “红”即党建引领、统战聚力。设立乡镇民族宗教事务服务中心,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加强基层工作力量。党支部引领创办合作社14个,建立区域党建联合体3个,赋能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
  “绿”即文化塑魂、乡风文明。在徒骇河湿地、十里望回族镇建设主题公园,在禹王亭博物馆、中华农耕文化博览园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实践基地,开通“民族团结号”公交专线,举办民族政策宣传赶大集、村村有好戏等特色活动。
  “蓝”即产业兴旺、融合发展。设立县级民族镇村发展专项资金,并纳入财政常年预算。建成“桂园田居”露营基地、特色美食农家乐等,发展景村融合文旅项目和直播电商项目。常态化推进“红石榴”就业援助,联合企业开辟就业岗位750余个。
临邑县:“三个聚焦”谱写示范区新篇章
  临邑县以深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为引领,着力打造“邑心与共同心同行”民族工作品牌。
  聚焦体制机制建设,激发内生动力。坚持高位推动,将示范区创建工作纳入全县绩效考核体系,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8大工程、12项任务、26项措施,推动重点难点问题整改落实。
  聚焦文化资源优势,共建和融家园。探索“党建+互联网+产业”发展模式,建立蔬菜种植、牛羊养殖、观光采摘3个产业示范基地,临邑镇“红榴园”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区入选省民族镇村产业化品牌集聚地培育名单。
  聚焦典型示范引领,凝聚浓厚氛围。打造两类教育实践基地、五个核心示范点、七个主题公园,挖掘油地共建、为民精神等,在企业、学校、家庭中形成一批民族团结典型。开展民族团结故事演讲、“民族团结爱暖夕阳”敬老慰问等活动,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庆云县:弘扬八极拳文化 以武为媒促“三交”
  庆云县大力发展八极拳,打造“石榴花开满云城”民族工作品牌,以武为媒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传播八极拳精神,凝练文化认同。大力弘扬八极拳精神,连续举办6届海峡两岸八极拳技艺交流大会,两岸各族群众相聚德州,共打一套拳、共兴一座城、共促一家亲。
  提炼八极拳品牌,凝聚文化效应。建设吴钟八极拳博物馆,展示八极拳传承中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围绕吴钟墓,打造八极拳爱好者追本溯源、寻根问祖之地仰钟园。
  汲取八极拳力量,凝结文化硕果。创造3500人同时在线展演、5万名各族群众同打八极拳的恢弘场景,吴钟八极拳获评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全县70多所中小学开设八极拳课程,吴钟八极拳进校园传承实践案例入选省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举办“海峡两岸青少年夏令营”活动,面向海外青少年教学,将八极拳打造成为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全球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乐陵市:“三字音符”奏响枣乡民族团结合奏曲
  乐陵市以红色文化、枣乡文化为纽带,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谱写了民族团结乐陵实践新篇章。
  “铸”字音符促团结,奏响民族团结协奏曲。实施民族团结“共铸共建”十大帮扶项目,开展健康义诊、普法宣传等活动20余场。打造“红石榴”村企共铸品牌项目,以乐陵光大环保能源有限公司为试点,建设环保科普与民族团结宣教中心,年接待参观人数5000余人。
  “育”字音符促同心,谱写民族团结主旋律。深挖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红色文化中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提炼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党性教育、爱国教育、学校教育等各领域。
  “宣”字音符促实效,唱响民族团结最强音。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开通“民族团结号”免费公交专线2条,举办“民族团结杯”广场舞大赛6届,组建17支“红石榴”宣讲队,开展宣讲活动60余场。
平原县:绘就“同心原·石榴红” 民族团结和美画卷
  平原县全力打造“同心原·石榴红”民族工作品牌,不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全面提档升级。
  强化宣传引导抓氛围。推动宣传教育常态化,建成主题公园1处、教育实践基地3处、“红石榴”小微景观35处、“红石榴”长廊和同心亭等63处。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举办文艺汇演、非遗展演等活动30余场次。
  增进民生福祉促融合。在社区建设“石榴籽”居民会客厅,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选拔优秀讲解员、少先队员、文艺爱好者等组建“红石榴”宣讲队和文艺队,开展各类活动40余场。各民族400余名群众组建“红石榴”志愿者服务队,为居民提供理发、健康义诊等服务。
  夯实基层基础强堡垒。将铸牢教育纳入党政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压实乡镇统战委员、基层党组织书记民族工作责任,设立“红石榴”公益性岗位,全面提高治理民族事务能力和水平。
天衢新区:聚力兴边 首衢一指 构建对口支援协作合作新格局
  天衢新区树立主线意识,把牢根本方向,举全区之力推进对口支援工作取得新成效。
  产业兴边,走出携手共富新路子。与新疆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共建,在技术转移、人才交流等方面深挖合作潜力。积极推进民营企业进边疆和兴边富民行动,打造山东百仕达地标“好物榴传”等兴边品牌,助力民族地区共同富裕。
  旅游兴边,描绘携手共富新图景。在奥莱广场建成占地500平方米的新疆馆,山东省对口支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干部管理组将“新疆·兵团1954优选好物德州巴扎”授权该馆,共同打造新疆宣介平台。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签订旅游战略合作协议,目前已向新疆输送游客500余人次。
  教育兴边,注入携手共富新力量。定期开展“鲁疆书信手拉手、民族团结情意长”书信交流、“空中课堂”直播交流等活动,架起鲁疆文化交流的桥梁。
本版稿件高焕然 梁莹整理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团结如诗 奋斗如歌 繁荣如画 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德州实践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