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将行政审批权和执法权下放到乡镇——
(上接A1版)
  

□本报记者王志强 本报通讯员张娜 孙君怡
  自2022年开始,德州推动“县镇同权”综合改革,一组数据见证了这项工作的成果:
  21个乡镇(街道)行政审批服务分局和便民服务中心共计办理审批业务8.7万件、便民服务业务42.6万件,平均日办件量分别约为84件、339件,服务效率提升30%以上。
  各乡镇(街道)共组织开展综合执法检查3.8万余次、排查风险隐患2.1万余处,入企入户检查执法次数同比降低34.3%。
  “县镇同权”综合改革,通过行政审批权和执法权下沉,双向发力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审批变“定点办”为“就近办”,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业务;执法权下沉,解决基层执法“看得见管不着”的问题。
审批同权的点和面
  行政审批试行“县镇同权”,德州在全省“首吃螃蟹”。
  2022年,我市在10个中心镇增设行政审批服务分局,作为县级行政审批服务局派出机构,推动机构、人员、窗口向乡镇延伸,构建“县镇一体化、扁平化”的政务服务机制。同时,在全省率先设立“县镇同权”线上服务专区,推行所有“县镇同权”事项一网通办,实现了中心镇政务服务“快办、易办、好办”。
  “审批服务‘定点办’模式下,办事跑腿成为群众和企业面临的现实难题,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市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范伟表示,在我市,受行政区划、地理区位等因素影响,地处县市区政务服务大厅周边10公里半径以外的乡镇(街道)占48.51%、15公里半径以外的占41.04%;齐河、禹城等地受“南北狭长”地理特点影响,地处远端的乡镇(街道)办事往返里程最远达80公里左右。
  破堵点,惠民生。“审批服务实行‘县镇同权’,将300余项权力事项下放至中心镇办理,变‘定点办’为‘就近办’,实现了一个平台高效快办,一张清单规范运行,一支队伍靠前服务,一个网点辐射周边。同时建立跨域通办机制,设立‘通办专窗’和‘县镇同权’线上服务专区,开展高效服务。”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李伟说。
  齐河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祝阿镇分局在全市率先实现工业项目“一天拿四证”、拿地即开工常态化,推行建设项目全链条告知承诺制改革,全流程审批压缩至20个工作日以内。
  “以往去县政务服务大厅办理业务,需要耗费半天时间。实行‘县镇同权’改革后,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祝阿镇分局将服务直接延伸至园区、企业的门口,主动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真正让服务走在审批前。”齐河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刘京杰介绍。
  2022年以来,10个中心镇政务服务平台共计办理审批业务6.4万件、便民服务业务25.8万件。
  今年2月29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深化“县镇同权”和镇街底线工作改革的意见》的通知,按照要求,增加行政审批服务分局设置,在10个中心镇审批服务分局基础上,支持各县市区结合实际,在县域范围内统筹机构编制人员,增设1个行政审批服务分局,辐射周边2至5个乡镇,实现县域内审批服务全覆盖。每个审批服务分局同步配套保障4名事业编制人员,专项用于充实审批服务力量。该举措正陆续落地。
  4月26日,德城区行政审批服务局黄河涯镇分局正式挂牌运行。
  “往年医疗机构校验都要往区政务服务中心跑,今年我们在镇上交了校验材料,由工作人员现场指导帮办,这一来一回少跑60多里地!”黄河涯镇许庄社区卫生室负责人钟志军如是说。
  目前,全市有21个乡镇(街道)设立了行政审批服务分局,共下派审批业务骨干104名,累计办理业务51.3万件。
  值得注意的是,我市在提点扩面的同时,还将增加进驻部门及事项,进一步扩大和完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进驻部门与事项清单,推动户籍、税务、金融等与企业、群众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集中入驻,实现高频服务事项“就近办”。
执法下沉的立与破
  5月10日,乐陵市铁营镇综合执法大队接到线索,有园区企业开展高处作业未报备,他们立即派人前去核实并进行现场处理,前后不超过15分钟。
  “在过去,发现这种情况,乡镇难以自己解决,需要上报乐陵市应急管理局派人处理,问题处理不够及时,就多一分安全风险。”该镇综合执法大队二中队中队长李树豪表示,现在处置效率这么高,是因为县级执法力量直接下沉到了乡镇。
  2022年起,我市创新推进县级执法力量下沉,推动公安(交警)、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交通运输、应急、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等县级执法部门下沉乡镇,做实做强乡镇综合执法大队,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解决基层执法“看得见管不着”的问题。 (下转A2版)  这是一套组合拳:执法力量精准下沉,采取定点派驻、跨乡镇(街道)派驻和明确执法责任人三种形式,实现1800余名县级执法人员下沉乡镇(街道);执法事项依单规范,合理确定检查对象、数量、方式、依据和人员,定期开展联合执法;配套机制伴随下沉,划拨综合执法经费649万元,实现硬件提档升级;考核机制完善,镇街对下沉人员的考核评价结果占其年终考核评价的权重不低于60%,真正实现沉得下、留得住、干得好。
  乐陵市于2022年4月率先推广执法力量下沉全覆盖。在铁营镇镇长马鹏飞看来,该举措实行以来,执法更有底气了,社会治理更有力度了。
  ——林地或耕地上建房子,原来镇上只能劝阻,没有执法权。如今,在与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一起执法、制止该行为的同时,还能解决群众诉求,有效化解基层矛盾。
  ——有效锻炼了干部。张凯是乐陵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派驻铁营镇的下沉人员,2022年4月到铁营镇工作。下沉期间,他积极推动镇容镇貌改造,与铁营镇市场监管、消防、交通运输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协助维护镇域市场经济秩序。2023年,张凯因工作表现优异,铁营镇党委发函给予专项表扬。
  ——定期开展联合执法“会诊”,合理确定检查对象、数量、方式和检查人员,规避重复执法、多头执法对企业群众的打扰,整体降低行政执法成本。
  群众和企业满意度高。“企业主要从事专用化学产品制造,安监、环保、消防、特种设备均与企业安全相关,之前我一周要接待4次不同领域的检查,如今一个月也就一次。而且镇上还聘请了安全专家一并来检查,提出意见,提高了效率,有更多精力用于生产经营了。”位于铁营镇的山东宇世巨化工有限公司安全总监邢立雁表示。
  2022年以来,各乡镇(街道)共组织开展综合执法检查3.8万余次,排查风险隐患2.1万余处,入企入户检查执法次数同比降低34.3%。
  眼下,“县镇同权”迎来新机遇。今年3月15日,省委编办和省司法厅发文,明确德城区、乐陵市列入全省赋权试点,将六大类106项行政执法权限赋予镇街,进一步提升基层执法效能,探索解决权责不对称等问题。德城区、乐陵市已制定印发了试点实施方案,分批分类列出赋权目录,同时通过县级行政执法部门下沉、镇街内部挖潜、人员招录等方式,强化镇街执法力量配备,逐步推动“县镇同权”向纵深发展。
持续改革的行与思
  今年3月5日,全省机构编制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在全省总结推广德州“县镇同权”改革经验。
  我市牢固树立机构编制工作鲜明基层导向,开展乡镇(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构建权责统一、运行规范、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但不容忽视的是,乡镇(街道)权、责、能不匹配和县乡联动不顺畅等基层治理问题依然是制约基层治理效能提升的瓶颈。比如,乡镇政府拥有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仍相对不足,不同程度存在权责不匹配、县乡联动不顺畅等问题。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编办主任赵明国认为,要持续在扩权赋能、政策保障、高效管理上发力,确保改革平稳有效推进。
  扩权赋能更有力。在机构、人员下沉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县级行政权力下放。一方面要“师出有名”,按照“依法下放、权责一致、能放即放”的原则,尽快推广赋权试点经验,结合乡镇(街道)发展实际、区位特点、城镇化程度等因素,将与基层日常管理关联密切、行使频率较高且能有效承接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事项赋予镇街,真正做到“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事情基层办”;另一方面要“管理有据”,出台系统集成的配套政策,切实保障和增强乡镇(街道)在统筹协调派驻部门和下沉人员管理考核方面的“话语权”,让基层腰杆“硬起来”。
  政策保障更完备。推动执法力量下沉工作行稳致远,关键因素是要健全配套政策保障。经费保障上,切实消除下沉人员的阻力和顾虑。政策保障上,在评先树优、提拔使用、晋升职级等方面,同等条件下应按照一定比例优先考虑工作成绩优异的下沉人员,切实提升工作积极性。同时应着眼基层干部任务头绪多、落实责任重、兜底压力大的工作特点,在政策上适当予以激励和保护。例如针对乡镇(街道)安全发展综治办公室“问题隐患集中、安全责任集中、工作压力集中”的实际,推行干部容错纠错激励机制,鼓励基层干部卸下包袱、担当作为。
  管理更高效。推动编制资源“减上补下”,倾斜保障基层执法队伍,为基层扩充人员力量提供应有空间。放宽乡镇(街道)在编人员申请执法资格认证的政策限制,使满足条件的执法岗位事业人员也可取得执法资格认证,以扩充基层执法力量。提升能力素质强队伍。加强培训,确保“学之即会、会之即用”,最大程度弥补基层干部因年龄、专业、工作经历等因素造成的能力素质参差不齐问题。
  “‘县镇同权’综合改革和镇街底线工作改革是一项系统性、集成性的改革。我们将继续推动资源下沉、政策集成、经验提升,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作出有益探索,确保改革顺应发展需要和群众期盼。”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改革办副主任刘荣青表示。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上接A1版)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